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还是庶民,对长寿的祈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为之不懈追求的目标。《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此所谓“寿居五福之先”。早在宋代以前,许多器物上就常见书于“寿”字用以美化装饰。自宋代以后,一些书画作者常在一幅作品中,书写一百个不同的寿字,或在一个大的“寿”字的笔画中,布满一百个各不相同的寿字,被人们称为《百寿图》。此后,《百寿图》在民间祝寿等庆贺活动中,便逐渐地流行开来。
五十年代时,曾在澉浦城南小学担任七年校长的马飞熊先生,如今80大寿了,他是海盐县政协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到第六届连续当选的老政协委员,大家都亲切叫他“老马”。而老马作为海盐县的一位书画名家,他充分发挥书画特长,将所擅长书写的《百寿图》,用作了对外联谊的珍贵礼物。如1996年11月10日,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访问海盐,县人民政府赠送他的礼品就是老马的《百寿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老马特地将《百寿图》敬献给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表示祝贺,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曾汉仪亲笔签名回信,向老马表示衷心感谢。1999年1月28日,韩国前总理李寿成先生来南北湖载青别墅瞻仰金九避难处,县政府向李寿成赠送的礼品也是老马的《百寿图》。迄今为止,老马向中外友人送出的《百寿图》已达3000多幅除赠予台湾、香港同胞,《百寿图》还飞往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
老马书写的《百寿图》,因其吉祥如意的含义而颇受海内外友人的青睐。《百寿图》上,一百个笔画各不相同的小篆“寿”字,排成了一个极有规则的方阵,占满了整整全张四尺立轴。老马的《百寿图》,书写形式又与众不同,他在画幅的中间空出一方,书于一个大红色的行书“寿”、或“福”或“双寿”大字,字体显得特别隽永典雅,独具神韵。再细看那一百个笔画精妙的篆书“寿”字,有的如龙腾虎跃,有的如鱼游鸟飞,真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无一雷同,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百个“寿”字,凝聚着马老的一百个心愿,一百个祝福,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值得一提的是,老马作为一名书画名家 ,还连任数届海盐县台属台胞联谊会副会长。多年来他一直关心祖国统一大业,他时刻惦念着海峡对岸的亲人,他想用《百寿图》为两岸架起一座和平友谊的桥梁。自1989年起,他通过在台湾的亲人把一幅幅带着美好祝愿的《百寿图》寄往宝岛台湾。至去年底,已有350余幅《百寿图》送到了台湾。《百寿图》送去了老马的一份份美好祝愿,也送去了一份份和平与友谊。台湾亲人也感谢老马的情缘,回赠给老马的字画已有40余幅。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大洛、台湾海盐同乡会会长张邦兴的父亲张农祥、名画家陈学元、倪占灵、叶一舟等都送过老马字画。在老马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当年已是98岁高龄,被尊为“国老”的陈立夫先生回赠书写“弘毅自强”的墨宝,高度赞扬和勉励老马奋蹄不已的顽强精神。
由于老马的《百寿图》书艺精湛,国庆50周年时,《百寿图》在北京展出,老马被北京大学文化中心授予“跨世纪中国优秀老年书画家”。建党80周年,《百寿图》参加“中国书画大赛”,得老年组一等奖。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岁月如歌”中曾播出夕阳故事《老马》。黄河电视台又把《老马》传送给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赞誉老马无私奉献,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近日得惠,老马正以高昂的创作热情,广泛地收集资料,准备创作一幅50米长卷的《百寿图》,等待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之时,寄往北京向中央人民政府献礼。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