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刚送走的高三毕业生班,有20%以上的学生语文高考成绩超过120分,他所指导的学生有160多人次在省级、国家级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以及研究性作文大赛中获奖……他就是获得“浙江省功勋教师”荣誉称号的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徐桦君老师。
走进徐桦君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地上、凳上、桌上都是书本、报纸、专业杂志。他告诉记者,由于每天工作很忙,一有空闲时间他就用来读书看报。只要学生在校,晚上到校巡查已成了他的习惯;隔三岔五找学生谈心,已成了他的必修课。有时为了指导学生去参加竞赛,连续几个星期,没有一个晚上是在12时前休息的。有时半夜想到一个好的点子,他就立即起床把它整理出来,第二天与学生一起交流。每年的寒暑假,则成了他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黄金季节”。从事高中语文数学已有20多个年头的徐桦君老师,是省“2211”名师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面对这些荣誉,他却说:“只要学生需要,我随时可以为他服务;只要学生能成功,我付出什么都愿意。”
目前已经考上北京大学的曹静学生,对徐老师的语文课印象特别深刻:深入浅出、由此及彼、旁征博引、幽默诙谐。徐老师在语文教学上追求人文化、生活化、社会化。如结合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来分析《狂人日记》,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剥削本质,用电影蒙太奇的知识来赏析《风景谈》;讲《林黛玉进賈府》时,除了从哲学层面分析其深刻的主题外,还融入一些红学研究的新成果,如《红楼梦》中的情文化、食文化、建筑文化与器皿文化等。对于自已的语文教学,徐老师这样解释:“我是从拓展语文天地,挖掘语文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这些角度来讲解知识点的,语文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而不能停留于一本语文书。”
自1986年以来,徐老师已先后完成了16个课题的研究。1984年至今,他已在省级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获奖的论文共有13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的有10篇;参与编写的书有20多本,其中5本任主编。近几年来,他更是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引入语文学科教学中。自1997年至今,每年都有他指导的学生作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已。但徐老师认为,成功的教师应随学生的成长而成长,生命的价值不仅在课堂上得到体现,而且应当在学生身上得到延展。教师在燃烧,但燃烧的是永不熄灭的生命激情,点亮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他自已的人生之路,优化的也不只是学生的素质,还优化着自已的生命。
徐桦君:澉浦镇永乐村人,现任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年,又荣获嘉兴市唯一的“浙江省功勋教师”称号。从教20多年来,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为自已的终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