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澉浦饮食文化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22 

    引子:最近,《家乡之声》收到澉浦退休教师李恭耀寄来的一篇《澉浦记事——我所知道的故乡》文章。全文三万三千多字,围绕㈠深厚的文化底蕴。㈡千年的文明历史。㈢众多的名胜古迹。㈣古朴的大街小巷。㈤昌盛的改革开放。㈥美好的建设描绘。㈦厚爱的历史自信。从这七个方面,充分抒发了自已对家乡澉浦的浓浓感情。他在文章“后记”中写道:“自从教育工作岗位上退休,待奉老母与世长辞后,静下心来开始回首往事,将自已的余热凝聚笔端,完成自已未完成的心愿。我的故乡澉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山、海、湖融为一体的南北湖……爱国首先要热爱自已的家乡,爱家更要爱自已的故乡,和谐社会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家庭,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故乡。爱乡,算是澉浦人一种良好的传统,百岁文化老人吴侠虎,晚年为澉浦人树立了一座热爱家乡的丰碑。澉浦人因厚重历史而自信,对故乡情有独钟,期望澉浦有那么一天象宋元时期街繁市闹,呈现在澉浦人面前。澉浦民间社团组织——福利会和侨台联,新建和修复古钟楼景区,西城门城墙,也许正是对澉浦千年古镇的一种拯救。我长期生活在故乡,在家乡热心人的思想、行动感染下,内疚自已过去对故乡关心太少,于是我想到了写写故乡的历史,写写澉浦我所熟悉的人和事,写写有价值的材料,向当地政府、县志办、镇志办、校史等提供资料和补充。发挥余热,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算是对故乡的一点心意,或者说也是一种退休生活的乐趣吧!这就是我写《澉浦纪事——我所知道的故乡》的目的。”


    节选第一部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  澉浦饮食文化

    秋冬时节,寒风刮起,当你迈步在澉浦街头,就能闻到大街小巷阵阵的羊肉香气。冬天正是人们吃羊肉的好时机,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传统的澉浦羊肉,切成大块,用铁锅大汤烧煮,不停地撇沫直至干净。然后用黄酒、生姜、酱油,用旺火煮。待羊肉煮熟时,改用文火焖煨。羊肉酥透,放入适量红糖,使卤汁起膏。吃时,羊肉盛碗,撒上蒜末。澉浦红烧羊肉色泽红亮,酥而不烂,油而不腻,香气扑鼻,味极佳美,广受青睐。嘉兴一带,澉浦羊肉和乌镇羊肉最有名,味道最好,而澉浦羊肉稍胜一筹,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驰名上海。羊肉烧芋艿又是澉浦传统名肴。煮法:用红梗奶子芋艿若干,刮洗干净,放置原汁羊肉卤中煮烧,待熟时加红酱油、糖等调料用文火焖烧,酥透后盛碗,撒上蒜末。羊肉芋艿的特点:光滑红亮,香气扑鼻,酥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食者其乐融融,简直是一种享受。一方人,创造一种美食;一口锅,演绎一种文化。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姚今观教授在《忆童年,想家乡》这篇文章中谈到:“离开家乡已经五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无论我身在何方,家乡那山、那水、那房、那街、那熟悉的乡音、那儿时同伴的身影总令人魂牵梦绕。…… 澉浦许多好吃的东西,到现在让我一想起来还流口水。象羊肉烧芋艿、油炸臭豆腐、黄鳝汤、醋炒鱼等,可谓澉浦名吃。离开澉浦要么吃不着,要么就不是那个味道。”他还说:“走遍三关六码头,尝遍全国饮食业,才真正体会到家乡的特色名菜是一份瑰宝,应当保护发扬。”

    澉浦人饮食有个良好的传统和习惯,记得孩儿时,大人教育孩子,饭前要洗手,吃饭要捧碗(吃饭要有吃相),不要浪费粮食,吃饭同样讲究文明。澉浦人饮食很好客,澉浦羊肉是农家待佛、结婚、做寿酒席上的大菜,考究点人家杀一头羯羊。羯羊营养价值高,鲜嫩细腻人人爱吃。澉浦人饮食文化很有研究,经验相当丰富,在传统上、独特上做文章。所以澉浦传统名肴用料很讲究,以色、香、味、形四者俱全为特色,运用熟练手法和实际本领,烧出各种名肴招待四方宾客。澉浦传统名肴还有:“东坡肉”、“霉菜肉”、“鞭笋清汤黄鳝”、“清蒸黄甲”、“炸臭豆腐”、“醋炒鱼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