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盐县委县政府和澉浦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波客商林兵先生落户澉浦,创办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选择澉浦镇澉南村长山作为创业基地,征地围海,建造海运码头和内河码头,开展货物海河联运业务。这是澉浦历史上曾经有过长山码头之后,在沉静了一个多世纪后,再次展现海河优势,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项目。
澉浦,位于海盐县的最南端,地处杭州湾的北岸,钱塘江的出口处。镇东南濒海,镇西北多山有湖,山青水秀,风光绚丽,闻名天下的南北湖风景区就在澉浦和海宁市黄湾接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澉浦早在宋代就成为通商口岸,物流昌盛。后几经变迁,口岸码头渐废,但长山码头的遗址和地方称呼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全镇几乎占全县三分之一的17.5公里海岸线和临海的青山、长山、葫芦山、高阳山等依然傍海常在。尤其是二十年前开挖的长山河从澉浦穿境而过,在长山西峰山脚入海,成为一条能航运500吨货船直通京杭大运河,连接外海和内河运输的海河联运大动脉。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适逢嘉兴市、海盐县正在大力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使得多年从事海运码头业务的林兵先生在沿海多处考察后,最终看中了长山西部冯家舍这块风水宝地,迅速落户澉浦创业。
林龙港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兵先生,在宁波市拥有三家公司:“林龙海运有限公司”、“林甬建材物资公司”、“林龙不锈钢板材公司”。他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创业,一九九七年在宁波建起二个码头,从事海运事业,自有船队运输能力8万吨,全年能运输货物270万吨以上,同时还全年经营建材120万吨。随着宁波市政建设的发展,二个码头相继关闭,可是已经通过海运码头业务实践的林兵先生,熟知船运货物的便宜,成本只有汽车运输的三分之一,潜力和前景都很巨大。因此,董事会开会研究,决定外出寻找新的物流业机遇,再辟货物中转运输的新天地。现在,能够选择澉浦镇长山这块地方,林兵先生很满意,他踌躇满志,准备在这里建设一个海河联运的基地。
按照计划,林龙港口有限公司分二期投资建设。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造一个五千吨级的海运码头,争取在二00五年底投产。二期投资2个亿,发展仓储和加工业务。运输的货物主要为矿石、煤炭、黄砂等。目前,一期投资的500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没有银行一分贷款。自去年四月份签订协议以来,已经办理工商登记,征用堆场和道路土地70多亩,围海造地70亩左右,运来建码头用的黄砂3万余吨。另外,委托南京河海大学设计的码头方案已经完成,提交上海海事大学的通航论证也于二月底通过,内河码头已经立项,正在审批之中,大部分手续都已经完成,余下涉及省市审批的手续,在县镇领导的帮助下,正在抓紧办理。截止春节前,已经用去投资款1100多万元。
各级党委、政府对林龙港口有限公司十分关心。县委武亮靓书记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曾三次亲临澉浦镇长山,翻山越岭为林龙港口有限公司建码头作实地考察。就在农历年前,武亮靓书记还和二位县长一起,带领县级有关部门领导,在澉浦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冒雪前往围好的海边堆场和通向长山河的道路等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外海向内河码头建设审批的进展情况,现场拍板解决具体问题。由于项目特殊,审批手续涉及的部门较多,有几项还需上报省市审批。因此,县里专门成立了相关协调小组,由常务副县长姚沈良任组长,帮助疏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嘉兴市人民政府陈德荣市长对林龙港口有限公司相当重视。在海盐县工作调研时,专程到澉浦镇长山进行了实地视察,要求县镇领导大力支持这个项目,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本地的澉浦镇党委、政府对该项目更是作为重要议事日程,从一开始就从热情接待转为热心服务,和澉南村领导一起,在立项、征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服务,镇里领导还亲自和村干部一起深入征地的承包组,召开村民会议,宣传形势,阐明政策,讲清道理,求得共识,取得村民支持。有关工商登记、项目立项、手续审批等,都是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工业的领导全力帮办,全程服务。而澉南村的书记村长等干部经常是不分早晚,为项目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各级领导的关怀,使宁波客商林兵先生深受感动。他表示:这里不仅海河联运的地理条件好,各级领导围绕经济建设做的服务工作更加好,尽管在海边建码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会坚定信心,以争取早日投产的实际行动,回报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对我落户澉浦办公司建码头的关心和支持。澉浦周边港口众多,北有上海港、乍浦港,南有北仑港、舟山港,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这些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度增加,货物分流势在必行。因此,他将依托周边这些港口的优势,把长山外海和内河联运基地办成浙北地区的港口货物分流中心之一,以海河联运为主要经营方式,立足海盐市场,发挥区域性物流中心作用,辐射周边市县乃至嘉兴全市,力争在环杭州湾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