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我县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三外”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各项指标屡创新高,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我县招商引资主要工作和特点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抓住新一轮利用外资机遇,以三级园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县已有的交通区位、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优势,乘势而上,贯彻“主攻台湾,发展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策略,充分利用平时和办节办会“两条腿”,采取“走出去,讲进来”的形式,进一步加大海盐有宣传和推介力度,吸引外商来我县观光考察、洽谈投资。特别是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打好“桥牌”,开发建设大桥新区,做好引资大文章。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深化审批改革,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向外资项目和外资企业实行项目咨询、审批、办证、投资全过程服务、全天候服务,从工作、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为外商解决困难,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受到了外商的欢迎。
今年一至八月,全县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7个,其中新批22个、增资转股5个,同比去年增加68.8%;合同利用外资19306.6万美元,同比增长156.6%;实际利用外资1177.5万美元,同比增长42.6%。主要特点:一是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项目增长较快。总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的有18个,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10个,项目总投资2.37亿美元,合同外资占总额的98.2%。二是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三产”、高新取得突破。新批项目涵盖二、三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涉及服装、机械、新型建材、信息电子、房地产、旅游服务业等产业。“三产”、高科技项目合同外资分别占总额的20.9%和48.3%。三是引资载体进一步完善,“三区联动”成效显著。尤其是县开发区积极发挥杭州湾大桥新区、标准件工业城等特色优势,成为全县招商引资主战场,合同外资占全县总额的56%。四是引资地区进一步集中,外资来源继续以港台为主。新批项目主要集中在武原、西塘桥、澉浦和开发区“三镇一区”,港资、台资(包括通过第三国投资)项目合同外资分别占总额的55.9%和40.4%。
二、我县有关外商投资政策
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引进荣联陶瓷、威康纺织、普博电机、丰建五金、绿安制衣等外资企业共2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紧固件、信息电子、新型建材等主要特色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外商来海盐投资,今年我县出台了外商投资相关政策。主要内容:一、引导和鼓励外商投资大项目、国家鼓励类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对外商投资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国家鼓励类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注册资本在300万美元及以上的其它大项目,视作县重点外资项目,在所得税(分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科研、教育、中介服务及开发性的旅游设施项目四类)、土地出让价格(工业项目)、项目建设期间行政规费及服务性收费(工业项目)等方面享受政府减免优惠。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对外资企业中的外方投资者以利润直接再投资的,对所得税进行适当返还;对外资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其增资部分产生的利润(按注册资本增加额占总注册资本的比重计算),可视同新办企业,按增资规模享受优惠。三、实行有偿招商和引资奖励。对引荐外资到我县投资者,由政府按注册资本实际到位外资(按国家汇率折合人民币)的0.5%—3%分档累进计奖;对外资企业新办或引荐其它外商来我县投资兴办企业的,由政府按被引荐企业实际到位资金的3%作为引荐企业上交财政有关费用的减免额度,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