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吴昂牛棚苦读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11 

编者按:王健飞,澉浦人。《海盐县志》

(1992年版)副主编、《澉浦镇志》主编、《南北湖志》主编以及即将问世的新《海盐县志》主编。最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他增编再版的《海盐人物春秋》。该书从海盐古今历史人物中,选出一批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介绍其主要生平事迹和社会影响,宣传“人文海盐”的精神。86岁高龄的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先生、时任中共海盐县委书记梁群同志、浙江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魏桥研究员分别为该书作序。在全书收录的150余位人士中,澉浦籍占了三分之一,本刊将不定期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海盐有个农家少年吴昂,自幼丧父,母子相依,家境贫寒, 吴昂立志求学,却苦无良师。他打听到邻县海宁有位祝萃先生,曾做过员外郎,学问极好,在家里开馆教书,便决计前去求读。他身着打补丁的粗布短衣,脚登草鞋,步行来到海宁祝宅大门前,在池边洗了双脚,换上长衫和布鞋,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管门人说明来意。那管门人还未见过这么寒微的求学少年,对吴昂很是怠慢。祝萃先生知道后,严肃地说:“这样的学生不能用寻常眼光看待,快请进来!”

祝萃见了吴昂,问过学业和家庭情况后,叹一口气道:“你诚心来求学,这我知道。只可惜你来得太迟,学塾书房已经住满了,只有一间牛棚还空着。”吴昂一开始听说书舍已满,只怕先生不收留,焦急万分:又听说牛棚有空,喜出望外地抢着说 :“学生愿住牛棚,学生愿住牛棚!”祝萃点点头,盼咐仆人清理牛棚。吴昂不等仆人动手,换上短衣草鞋,拿起铁铲,熟练地干了起来。

    吴昂在牛棚里日夜苦读,不敢懈怠。牛棚四面漏风,冬天很冷,他只有一件露出棉絮的薄短袄,挡不住刺骨的寒风。有时候冻得实在受不了,便向祝宅仆人借棉袍暖暖身子后再归还,要不就沿屋内四周跑几圈,或者使劲地原地跳一阵脚,再坐下来读书。晚上,他总是读书到深夜。

    到年底,其他学生都回家过年了,只有吴昂不敢向先生辞行。按规矩,学生这个时候应备一份“束脩”(作为学费的厚礼)送给先生,然后回家过年。可是吴昂家里穷,刚来的时候“束脩”也未交,哪里还有钱备礼品呢。这时候,祝萃叫他去,拿出两石白米、两匹布送给他回家过年,并关照他明年再来读书,其他不必多虑。原来,祝萃一开始就发现吴昂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少年,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更看出他的学习毅力和恒心,决心要培养他。

    吴昂见先生这般关怀,感动万分。除夕之夜,吴昂在家中吃了团圆饭后,连夜启程,步行几十里路,赶赴海宁。大年初一清晨,大地白雪皑皑,祝宅大门刚刚开启,吴昂已像雪人一样伫立门外。他拍掉身上的雪花,进屋拜见先生,并请先生授课。吴昂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发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