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的批语
二00五年一月二十八日出刊的《嘉兴台联》第1期,刊登了澉浦镇侨(台)联二00四年度工作总结中的全部涉台内容。嘉兴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程建华副主任为此作出批语:“一个镇级基层台联,将对台工作搞得如此有声有色,细致入微,可敬可佩,请将此总结摘要进行刊登,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厅长的关心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下旬,澉浦籍台胞林仲泉先生在海盐县城武原镇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十年以后,因年事已高,身体有病,他提出将这套房子赠送给其澉浦镇葫芦湾的妹妹林彩彩。因健康原因,本人不能来大陆办理,请妹妹林彩彩全权负责房产过户手续。二00四年五月,林彩彩登门侨(台)联,要求给予帮助。经过了解,涉台赠予房产的过户,需要台湾方面先出一份公证文书,通过台湾海基会寄往大陆海协会才能办理。于是从二00四五月起,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侨(台)联就不断地为此事多方联系,尽力服务,而台胞林仲泉先生和妹妹林彩彩也是在海峡两岸之间信件电话往来不断。承蒙林仲泉先生在台湾的努力;承蒙从海协会“第二次退休”的前中国驻美国和印度使领馆外交官徐志勤先生的指点;承蒙县司法局朱芳副局长的介绍,县公证处同志的说明;特别是承蒙浙江省司法厅陶时梅副厅长的关心,迅速帮助查询,落实解决此事,台属林彩彩终于在二00五年三月十七日从“浙江省公证人协会”拿到了经台湾海基会寄来的台湾方面公证文书,并于次日在县公证处公证,向县房管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然而,一张小小的公证文书,这么费时费力,带给人们的思考是:现实迫切地呼唤着海峡两岸能尽早实现“三通”,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 领导的重视
1、二00五年二月三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程建华副主任、章建琴主任助理、姚艺权处长来澉浦镇调研涉台工作。县委统战部黄兴国副部长一起参加调研。
2、二00五年二月十七日,嘉兴市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冯钧主任、陈林根处长、嘉兴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陶润福副主任、嘉兴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浦金英来澉浦镇调研侨务工作。澉浦镇党委委员汤芳英一起参加调研。
◆简要的回顾
(一)二00五年春节期间,澉浦镇广泛开展向“三胞”和侨眷台属拜年活动。
1、春节前夕,镇侨(台)联开展向港澳台家乡同胞电话拜年活动。其中拜年的户数有:香港20户,澳门2户,台湾10户。另外,还委托本地一些侨眷和留学生家属代向旅居国外的家乡侨胞拜年。
2、和往年一样,春节前以村为主,上门向每户侨眷台属留学生家属赠送年画和《家乡之声》。
3、年初二(二月十日),以侨(台)联为主,向回乡过年的11名港胞、3名台胞、1名日本留学生拜年,送上党和政府、全镇乡亲的一片关爱之情。
(二)二00四年,镇侨(台)联继续认真做好为侨(台)服务。
1、全年接待回乡探亲观光的海外侨胞、港台同胞76人。其中代报户口54人。另外还接待前来从事商务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台胞30余人。
2、李云年先生是旅居挪威的侨胞。多年来数次捐款,支持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二00四年二月十六日,是李云年先生七十大寿。他和夫人徐勤宝、儿子李耀明等从挪威回乡,女儿李国宝从美国华盛顿回乡,在澉浦 镇葫芦湾李家浜老家举行喜庆寿宴。侨(台)联获此消息后,特地请马飞熊先生画了一幅“百寿图”,裱好后送去贺寿。所在永乐村领导也相重视,村长等几位领导上门送礼贺寿。事后,侨(台)联又宴请李先生全家,县人大副主任许琳,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朱蓓华,澉浦镇党委书记卢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小林,镇党委副书记葛其林等领导一起参加,使李先生全家倍感乡情的温暖。
3、二00四年中秋节,侨(台)联在结交新一代时,不忘老一代,结全镇19位老年侨眷台属和7位回乡“三胞”上门慰问,送上月饼,受到侨眷台属的广泛好评。
4、侨眷徐小玉前年卫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去年其父在情急下找到侨(台)联要求帮助。侨(台)联急她家所急,想她家所想,想方设法多处联系,最后在县中医院的大力帮助下,如愿以偿解决了她的从医工作问题。
5、二00四年三月七日,侨胞金燕君女士从澳大利亚打电话给侨(台)联赵荣华主席,要求侨(台)联帮助落实其祖坟的维修问题。侨(台)联对此十分重视,先与其亲戚取得联系,实地察看了现状,再和所在村领导统一思想,最后有利有节地妥善处理好了这个问题。四月四日,金燕君女士会同在上海的母亲和哥哥金冠军回乡扫墓,对维修好的祖坟相当满意,她认为通过这件小事说明家乡的投资环境很好,自已选择在澉浦投资创业的路子走对了。
6、去年,侨(台)联继续按照政策,为港胞周美琪女士申请建房办理了相关手续;为台属俞海虹建房协调了有关事项;为侨眷胡云峰翻建危房反映情况;把关心“三胞”和侨眷台属的住房生活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份内工作,尽力服务。
7、去年,侨(台)联先后为台胞张文祥和刘质胜转给其亲戚美元500元和人民币500元。为侨眷步锡良和港胞祭洪澄代办“户籍证明”。八月初,祭洪澄先生不幸在港逝世,侨(台)联闻讯后立即去信表示慰问。九月中旬,其子祭华德回乡告丧,侨(台)联人员又上门吊丧慰问。接到港胞徐冯生反映其媳去港定居问题,侨(台)联人员迅速去公安部门帮助咨询联系。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一年中,为侨(台)服务往来的信件联系就有二十多次。
(三)在二00五年二月下旬召开的海盐县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澉浦镇侨界政协委员卢焕林和苏娟英继续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分别向大会提交了希望拓宽有关道路等方面的提案。在这次会议上,苏娟英委员在去年提交的“要求维修澉浦公路大桥至六里集镇的老沪杭公路”提案还被评为优秀提案。
(四)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建设。
1、配合县委统战部工作,侨(台)联两位正副主席参与筹建香港海盐同乡会,从中增强了联谊的感性实践基础。另外,赵荣华主席还利用去台湾探亲机会,“公私兼顾”,了解台湾社会多方面的情况,宣传海盐和澉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推动了两岸民间人员的往来。
2、继续为营造澉浦镇的良好投资环境做工作。去年先后为台胞李火来代办健康证、就业证、暂住证和多次出入境签注;为台胞卢正阳和李火来协办大陆驾驶证;为台胞余存森代办暂住证和多次出入境签注;为台胞余存森先生的夫人和女儿代办延期签证。
3、多次陪同意欲投资的港胞台胞考察本地的投资环境。经常陪同回乡探亲观光的港胞和海外侨胞游览南北湖风景名胜区,介绍正在建设中的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扩大南北湖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外的影响。
4、保持特色,办好《家乡之声》。自二000年创办《家乡之声》以来,到二00四年为止,已经连续出刊36期。从第二年开始,每年保持出刊8期,每期份数从最初550份,上升到去年的950份,在国内外家乡同胞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在外澉浦籍人士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架起对外联谊的桥梁,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好评。去年,“家乡之声”有重点地宣传了一批工农业生产典型。将澉浦镇销售超亿元的“新萌制衣有限公司”和荣获“浙江省中小型科技企业”称号、“县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的“高压开关厂”作了专题重点宣传,为推动本地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依靠科技办厂、实施人才战略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5、去年,“三资”企业继续奋进发展。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308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847.6万元,实现利润789.5万元。其中新创制衣有限公司(原新萌制衣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296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53万元,实现利润987万元。汉华装饰布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53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12万元,实现利润49万元。嘉兴宏达服装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42万元,上交国家税金96万元,新燕制衣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21万元,上交国家税金57万元。台商独资企业元群建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4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0.1万元,实现利润59万元,扭转了连续二年亏损的局面,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其他三个“三资”企业和二个侨属台属企业也程度不同地取得了企业生产的稳步前进。“三资”企业正在成为全镇工业经济中一支越来越重要的有生力量。
(五)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侨(台)联工作的支持。二00四年有十多位家乡同胞向家乡社会公益事业和侨(台)联捐款。一月八日,挪威侨胞徐利民夫妇向敬老院捐款1000元人民币,向《家乡之声》赠款1000元人民币。二月初,港胞周永嘉先生夫妇向葫芦湾捐款18000元人民币。帮助村坊筑路。四月十四日,侨胞李云年先生夫妇向《家乡之声》赠款2000元人民币。八月二十八日,新燕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新向侨(台)联赠款10000元人民币。九月八日,美国侨胞陈培元先生向《家乡之声》赠款150美元。九月十日,台胞张文祥先生向侨(台)联赠款1000美元。十一月八日,新加坡侨胞沈忠祥捐款3000元人民币,分别资助了3个贫困学生家庭。十一月十七日,澳大利亚侨胞徐星海先生夫妇向敬老院捐款10000元人民币,向百岁老人吴侠虎赠款2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