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拥有经得起竟争的产品,是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也是企业最有发展潜力的源泉。在澉浦就出现了这样一家企业,这就是“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在成功开发出科技产品“多刃钢板钻”以后,企业的国内外市场销售份额不断扩大,连续几年翻番前进,成为省级科技型企业 。
“多刃钢板钻”主要应用于国内外造船、航空、建筑、桥梁、环保、锅炉、铁路等钢结构钻孔加工。传统的麻花钻效率低,定位精度差,与日益发展的现代钢结构钻孔加工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国内外刀具制造商纷纷进行研究。开发出“多刃”、“多尖”钻,可还是存在出屑不畅,切削温度高、落刀不稳、精度不够等问题,一次使用成本很高,加上大直径钻孔、深孔钻孔以及野外作业受条件限制,使钢结构行业一直期盼着有一种更好的新型钻头问世。
熟知市场行情的“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知难而上,敢于探索,勇于拼搏,他们和大专院校挂钩,经过无数次的开发,终于走在全国数百家工具企业的前列,生产出“多刃钢板钻”。这是以二组环形交叉刃,在切削中采用两组切削轫迹等优化设计,达到落刀时振动小,稳定性强,定位精度高的高难度技术要求,实现散热快,效率高,动耗低和性价比高等优势。这种钻头在使用中灵活方便,可装在便携手提式钻机上使用,能钻直径12-140mm,钻孔深高1—100 mm,在工件上可以任意变换各种角度进行钻孔,方便了野外作业,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过去,钢板钻主要靠进口或传统的麻花钻,自“多刃钢板钻”上市后,市场供求情况起了变化。“多刃钢板钻”正在逐步取代进口的钢板钻,相反,由于质量好,价格低,近几年来,不少外商向“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要货,因此在2005年,企业90%的产品都销往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十多个国家,仅全年接待来厂考察和洽淡业务的外商就有8批,目前全国仅有几家企业能生产同类产品,而“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的年产量居首位。一位来厂的德国客商还说是世界第一。质量认证体系年度考评,用户满意度平均达98、87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9、65分。
产品适销对路,企业欣兴向荣。这个初创于1992年的企业,原名为六里北桥工具厂,后改名为海盐欣兴金属制业有限公司。经过8年的磨炼,在自主创新出“多刃钢板钻”以后,为适应市场需求,更名为“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的几年时间里,每年以翻番速度发展。去年,实现销售产值291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35万元,净利润410万元。175名员工发放工资361万元。现在厂区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拥有CNC及机床147台,热处理设备等31台,检测设备100多台,资产1245万元。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电子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挂钩,拥有知识产权专利12项,其中“多刃钢板钻”是企业主导产品,2003年4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同时也是省科技厅认证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科技型企业”。2005年又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的“创恒”牌商标,今年在争创市级著名商标。
“多刃钢板钻”已在国内外市场全面打开销路,外地的一些工具企业想仿又一时仿不了,发展前景广宽。因此,今年起公司又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1820万元,新增一批设备,新扩建7800平方米厂房,预计完工投产后,又可新增销售产值3500万元,新增国家税金500万元,新增利润400万元,创汇400多万美元,解决就业人员150名。
看到企业的飞速发展,创世人朱虎林感慨万分。他从一个种田的农民到企业务工,转展进乡站办工作,再去乡农机厂任副厂长。而后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又从个人经销木头到私人开办生产“多刃钢板钻”的民营企业,一路走来,在妻子的陪伴下,饱偿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和创业的艰辛。然而,让他感到最欣慰的是,子女们在跟随父母的创业征途中成熟了,因此,在年近六旬的时候,他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毅然“让位”,将担子交给了儿女们。都有工程师资质的35岁的儿子朱冬伟挑起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重担,全面主持公司的工作。同是35岁的女婿姚红飞以技术为主,主管公司生产。都是30多岁的女儿朱红梅,媳妇郁其娟则跳出小家庭的圈子,为公司忙碌销售经营业务。免不了“把把舵”的朱虎林夫妇看到自已接力棒的交接成功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欣慰地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