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芋艿土做酒(甜米酒),客人吃了不肯走。”这是流传在我们澉浦以及周边地区的一句民言。这句民言道出了甜米酒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挥之不去的影响,致使外乡客人来澉浦,尝过这里的甜米酒后,也会沉醉他乡、留恋忘返。
据本地《海盐县志》记载:“农民在春节前喜自酿糯米白酒,曰‘酒酿’,亦称‘土做酒’,味甘美可口,除夕夜,合家团聚,饭前先饮酒,欢度佳节,婚嫁喜庆,亲友聚会,备酒款待,以示礼遇。”又据新版《澉浦镇志》记载:“有些农户自酿糯米白酒(亦称土做酒),供过年及春节里招待宾客饮用。”
家乡甜米酒的酿制方法极为简单方便:先用新糯米蒸成饭,等冷透后把酒药捣碎,均匀地拌入饭里,再将饭料置于缸中,然后加盖密封,冬天必需用稻草围焐保温,三四天后启封揭盖,此时洒了酒药的饭有了酒香,再把烧开后凉透的冷开水倒入缸中,然后二次加盖密封,使其充分发酵,数天后揭盖,此时酒香四溢,香甜可口的甜米酒已经酿成。甜米酒酿成后,用酒器储存封藏,待过年过节请客时即可饮用。由于家乡的甜米酒香甜醇厚,所以老少皆宜,不少嗜酒者亦极喜爱家乡的自酿甜米酒。
家乡的甜米酒使外地客人沉醉澉浦。记得在七十年代后期的一年春节,我家里来了二位外地客人,他们都是父亲教书时的同事。那天吃中饭时,桌上放着几道家乡菜,父亲叫我去把事先准备好的甜米酒拿出来给客人饮用。我飞快地跑到父亲房中,一把抱着酒香四溢的酒瓶闻了又闻。拿到饭桌上,先给二位客人倒满,最后给父亲和自己满上,父亲跟客人们开始悠然地品尝着甜米酒,谈论着澉浦的酒文化、民俗风情、古城风貌。在他们谈笑风生中,满屋子已飘着醉人的酒香,欢声笑语溢出窗外。一位老师说:“吴老师,你们澉浦的米酒真甜。”另一位老师说:“老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香甜的美酒。”不知道喝了多少杯。一位老师竟摇头晃脑地吟起陆游的诗来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位老师的酒劲也上来了,脸上活像《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他一个劲地笑,嘴里不停地说:“我没醉!我没醉!”其实二位都喝醉了。此时年幼的我才明白,原来家乡甜米酒后劲是多么大呀。
斗换星移,岁月荏苒。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名酒摆上桌面,昔日家乡的甜米酒已悄然退出招待宾客的饭桌。但它曾经给人们带来的甜美享受,将永远被人们载入酒文化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