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国内外家乡同胞渴望了解家乡的心情,架起家乡和在外乡亲联系的桥梁,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恋乡之心,经赵荣华主席会长提议,澉浦镇侨联台联从2000年起,创办了《家乡之声》刊物。
《家乡之声》围绕家乡澉浦,突出“宣传家乡,歌颂家乡”主题,大力宣传澉浦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宣传南北湖风景区人文景色生态建设;宣传澉浦文化历史;宣传澉浦镇内外乡亲努力拼搏事业有成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乡亲爱国乡爱的热情,加深乡情亲情友情的代代相传。
《家乡之声》创刊至今已有13年,2000年创办的第一年,每季度出刊1期,全年出刊4期。发送之后,散发着浓浓家乡气息的期刊,立即受到国内外乡亲的热情欢迎,索要简报和希望增加期数的来电来信不断,因此,尽管实际办刊人员只有二、三人,人手资金紧张,但还是从第二年起,每年出刊8期,一直持续至今的100期。每期发送份数,从最初的550份,上升至现在的1250份。
《家乡之声》来稿没有稿费,全凭作者一股爱国爱乡的奉献精神,化时间、动脑筋、费笔墨、赔邮资,无偿供稿。到99期止,有168位本地乡亲和国内外同胞给《家乡之声》无偿来稿,他们的奉献之心、爱乡之情得到了海内外家乡同胞的广泛赞誉。今年春节后,有19位改革开放后去香港定居的澉浦人联名给《家乡之声》来信,感谢无偿给《家乡之声》来稿的作者们,使他们能经常了解家乡,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家乡之声》经费紧张,缘由澉浦镇侨联台联是一个无编制、少经费的基层群众团体组织。许多乡亲和国内外家乡同胞积极给予支持,无声中慷慨解囊,大力资助创办《家乡之声》。从2005年至2011年,有106位国内外乡亲朋友向《家乡之声》捐款。2012年,又有14位侨胞港胞和本地乡亲向《家乡之声》捐款。海盐县统计印刷厂厂长、澉籍人士张新祥先生在了解情况后,从87期《家乡之声》起,每期无偿承担纸张和印刷。这一切,都为《家乡之声》的持续出刊,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帮助,增强了澉浦侨联台联办刊的信心。
《家乡之声》属于乡镇级的侨台刊。主要发送对象为: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南非、日本、西班牙、菲律宾等1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家乡同胞;本地的侨眷台属留学生家属;工作生活在全国各地的知名澉浦人。另外还有省、市、县各级统战侨台部门的领导;市、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澉浦镇(区)各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还有瑞安市塘下镇侨联、飞云镇台联、青田县台联和嘉兴市桐乡梧桐镇街道、濮院镇、平湖当湖街道、南湖区新嘉街道、海盐武原街道等兄弟侨台联。除了送外地的《家乡之声》一一邮寄外,本地给侨眷台属留学生家属的《家乡之声》由各村联络员发送,其余的都由侨联台联人员送上门。乡镇街道能出这一份侨台刊,目前在嘉兴全市尚属唯一,在浙江全省也不多见。因此,各方对《家乡之声》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关怀有加。尽管我们办刊水平不高,可大家都很理解,认为乡镇能出这么一份简报,很有特色,已经不错,对刊物的内容、版面的安排等都给了很好的评价,希望能长期办下去。
《家乡之声》出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从《家乡之声》出刊至今,澉浦镇历届党委政府领导都对《家乡之声》非常重视和支持,时任澉浦镇党委书记和南北湖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的孙雄伟同志亲自撰稿“澉浦的明天更美好”。每期《家乡之声》正式出刊前,都要送领导审阅,但是党委领导和侨联主席赵荣华不管工作多忙,期期都及时认真审阅,方向上把关,文字上推敲,甚至还会较出错别字。领导的重视,从整体上确保了《家乡之声》的出刊质量,使《家乡之声》切切实实地起到了家乡“窗口”的宣传作用。
《家乡之声》将继续出刊,大力宣传美丽澉浦建设。澉浦侨联台联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顺应国内外家乡同胞的意愿,努力把《家乡之声》办得更好。同时,也希望乡亲们一如既往关心澉浦侨联台联的工作,支持《家乡之声》创办,办秘能及地提供稿件,共同让“澉浦文化中的这朵小花,小得艳丽,小得亲切,将更多的爱带给在外的澉浦儿女,让他们用自己感动的美丽人生为家乡美发一份光,发一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