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古银杏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18 

   20世纪40年代,我还在童年时,看到澉浦城里有好几棵大树,现在回忆有:南小街道观弄南边有棵元代银杏树;道观弄里有棵古梓树;局前湖有三棵大槐树;南大街朱报官宅基地有棵大柏树;仓弄板桥头刘家场有棵大树,下部形状如马,人称马树,今仍延其名;南大街海门寺有成片的大树,粗壮高大,浓蔚的绿叶,遮住了整个寺前广场。树种有银杏、香樟、桧柏、槐树……直到1956年8月1日12级以上强台风正面袭击澉浦沿海一带,毕家园里节孝牌楼被吹倒,海门寺前最后几棵大树,有的被连根拔起,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至今,只能见到南小街这棵“独生子女”的古银杏。这棵古银杏相传为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后人所植,树龄约七百多年,是海盐县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树。它是澉浦古镇的历史见证,也是澉浦城里一大胜景。这棵饱经七百多年沧桑历史的古银杏,胸径130公分,树高曾有25米。虽多次遭雷击被火烧,可依然如故,傲然挺立,展示出一种勃发向上的态势,笑迎东方的朝阳,显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海盐县人民政府为了避免伤害这棵珍贵的古树,在树四周用水泥浇了一个围园,把它作为文物一样进行保护。

    银杏,又叫公孙树,俗称白果树,自古银杏和牡丹、兰花并称中国园林文化三宝,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郭沫若先生曾赞美银杏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纪念塔”。澉浦籍侨眷朱德怀老先生思乡心切,曾在《家乡之声》63期上,以南小街这棵《白果树》为题写诗一首,以表乡情。白果树,树形高大俊美,耐热又耐寒,生命力极强,树龄高达几千年。白果树树头升向云中,根系深扎大地,宛如一位饱经风霜顶天立地的巨人。它饱览千里浩渺烟波,注视千年历史风云。它没有虫害,药用价值很高,是高档的保健品。在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上缺医少药,当地老百姓用银杏叶泡茶,用银杏皮熬汤当药。据《本草纲目》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咳;生食降痰消食杀虫。”银杏叶对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老具有特殊功效。

    银杏,是我国独存的古老名贵树种,在地球上存活了几亿年,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山东郯城是我国著名的银杏基地,自古就有“郯城银杏甲天下”的盛誉,将银杏定为“县树”。澉浦永乐村村民也视它为宝,种下了很多银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