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在澉浦镇茶院村隆重举行三国佛学文化区一期工程--金粟寺奠基仪式。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志伟,海盐县人大副主任朱引良、副县长马小平、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朱蓓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贤崇法师,市、县民宗局等有关部门领导,澉浦镇和南北湖风景区领导,茶院村领导,以及来自日本、台湾、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安徽、江苏、浙江等各地人士一起参加了奠基仪式。
为了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宏扬佛学文化,澉浦镇茶院村的有关热心人士在二00四年开始酝酿,在原址恢复重建金粟寺,经过镇村领导的统盘考虑,报经县政府和县发改局审批同意,决定建立包括金粟寺、金粟广场和茶院文化公园在内的三国佛学文化区,金粟寺为一期工程。
据史书记载,金粟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是江南最早的三大佛寺之一。浙江省档案局网站说:"三国孙吴僧人康僧会在海盐建金粟寺,这是浙江省有佛寺之始",故金粟寺有"浙江第一古刹"之称。
金粟寺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僧侣上千人,香火盛极一时。
金粟寺历史辉煌。开山祖师康僧会不仅创江南三大古刹,还译经传道,在中国佛学史上有崇高地位。他的漆身像曾供奉于金粟寺。唐末(969)武肃王钱镠到金粟寺施茶,赐号"施茶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赵恒亲为金粟寺赐名"广慧禅寺",距今恰1000周年。明太祖朱元璋遗使进香,把他打天下时所获的战鼓"独桑鼓"赐给金粟寺。"临济宗中兴之祖"的密云园悟,曾任金粟寺住持,七百僧众慕道而来,使金粟寺成为全国著名的一大禅林。被誉为" 鉴真第二"的隐元隆奇在金粟寺师从密云,道业大进。后受请东渡日本,建万福寺,创"黄檗文化",对日本近世文化发展影响深远,迄今日本黄檗系寺院有五百多处。清顺治皇帝敕赐金粟寺住持木陈道忞"宏觉禅师"称号,并赐宝印。康熙、雍正、乾隆均分别赐金粟寺墨宝心经、楹联、《题金粟笺》诗等。清咸丰十一年,金粟寺在战乱中遭焚毁。清光绪二年,重修一进。至1974年最后一位当家和尚圆寂,残留的山门,一殿、两庑全部被拆除。现仅存明正统礼部尚书胡滢《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石碑一块。
适逢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规划建设"三国佛学文化区"的举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响应。众多热心人士和当地百姓纷纷捐款捐物,使得重建金粟寺的一期工程在前期立项审批的基础上,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不久的将来,一个三国佛学文化区将在南北湖风景区北侧诞生,和千年茶院、千年南北湖、千年澉浦镇一起,恢复海盐县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
澉浦镇茶院“三国佛学文化区”
——金粟寺筹建办 陆复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