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从杭州出发曾作老家澉浦一日游,其第一站即是吴越王庙。
在年幼时,早知吴越王庙大名,但一直不知吴越王为何人,后来久居杭州,耳闻目睹,逐渐累积起不少有关吴越王的故事,如吴越王创业,三筑杭城,钱江射潮,以及其子孙造保俶塔和纳土归宋等。在杭州西湖旁的钱王祠,对这段历史有详细的介绍。吴越王钱镠及继承者在创业和守业上,以及在处理割据一方和纳土归统上都做得颇有水准,因而对杭州及周围地区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另外,因近百年来钱氏家族又涌现出众多学术上有极深造诣的人才,更使人们钦佩不已。这包括大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水利专家钱正英、文学家钱钟书,以及外交家钱其琛等。在漫长的政治动荡年代,钱氏子孙似乎大多遵循一条为人之道:不求当高官,不求当富商,只求技艺随身,以此修身、报国、泽民。实践表明这是条智者之道。
参观吴越王庙,首先引起关注的是钱正英题写的匾额。钱正英曾是共和国的水利部长,又是钱氏后人,由她题写匾额,真是意味深长。我凝视良久,不无感慨。
走过前廊,进入正殿,出现在眼前的正是吴越王钱镠高大的塑像。我虽然没有象别人那样跪拜,他毕竟不是菩萨,但出于对钱氏家族由衷的钦佩还是极恭敬地行了个拱手礼。
参拜了钱王后,在工作人员提醒下,还参拜了钱王背后的王妃娘娘。王妃娘娘塑像比钱王小多了,与我以前在澉浦城隍庙里见到的城隍娘娘非常相象,但工作人员强调这娘娘可是本庙堂的一大特色,在其它吴越王庙里是见不到的。
在大殿转了一圈后,与工作人员闲聊起来。当我介绍自已也是澉浦人,老家在东南城角铁匠营时,工作人员竟说“那位娘娘老家也是铁匠营哎”。这句话可使我大为震惊,怎么多少年来从未听到过有此一说。我立即问他有何依据,他说依据当然有。见我很认真的样子,他要我等一下,让他去拿一把钥匙。然后带我到楼上一间厢房。打开门锁,看到里面挂着长长的一排连环画,记得作者为朱干生。连环画描绘了吴越王生世,其中介绍到钱镠称王后,后宫有众多佳丽,但都不合他意。他日夜思念的却是在海盐结识的平民女子张月娥,张月娥何许人也?我仔细看了图画下方的说明,说她是张铁匠的女儿,很遗憾没有说她是铁匠营的女儿。那位工作人员因自已记忆不够确切,有点不好意思。但我想,铁匠营——顾名思义应是铁匠的聚居地,那位张铁匠未必不是从这里移居出去的呢。尽管据图片上的介绍,吴越王使者后来是在六里堰旁的紫云里找到了张月娥。现代人在编造故事时强调“想象空间”,我想铁匠营与张月娥之间确是存在不少想象空间的。假若今后要编写戏说吴越王的故事,务必拜托作者添上一段以铁匠营为背景的情节。比如说吴越王打江山用的宝刀就是在铁匠营打造的,也正是在制造宝刀的过程中,吴越王结识了低头拉风箱的民间美女张月娥,后来月娥遭难,几经周折才避居紫云里。
由于对张月娥生世的小误解,却使这次旅游增添了很多情趣,而且还有幸参观了二楼极为精彩的图片展览。我以为从历史角度看,过若干年后,包括钱正英题写的匾额还有二楼厢房里的图片都可能会成为极其珍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