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土生土长的澉浦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办起了织造厂。因为经营有方,工厂越办越好,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浙江省的著名企业。
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情钟家乡教育事业。他尊师重教,关心教师,关爱学生。他出资、出力,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他就是海盐县特种纤维织造厂厂长赵荣华。
捐资兴学 造福乡梓
“达则兼济天下”。赵荣华在市场经济中善于纵横驰骋,使企业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持久发展之路。他致富不忘造福乡梓,从创业伊始,就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赵厂长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创业第一年,企业还是“薄壳鸡蛋”时,他就和联营者从不多的赢利中拿出5300元捐赠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从那以后,他捐资兴学的义举几十年来从未中断过。2005年至2006两年间,捐款3万元以提高小学的办学水平;2006年11月,捐助澉浦中学10000元;2009年8月,向澉浦有宝幼稚园捐款20100元,用于农村幼儿教育;2009年10月12日,捐赠给澉浦小学《开心百科》四百本,计8400元;2006年至2007年间,向海盐高级中学等捐款20000元……这一串串数字里饱含了一位民营企业家对教育事业的深情,书写着对发展家乡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
提起赵厂长,澉浦镇的教师们内心都会涌起一阵暖流。尊师重教,每一位教师是赵厂长内心深深的牵挂。每逢春节或教师节,赵厂长总记得要给澉浦中学、澉浦小学、澉浦有宝幼稚园200多名在职和退休职工送礼物。2002年9月,向澉浦镇211名在职中小学教师每位赠送一个旅行包;2009年春节送每位教师别直参一盒;2010年春节送每位教师一盒韩国高丽参;2011年春节送每位教师2床绒毛毯;2012年春节送了每位教师全羊毛衫一件;2012年教师节,赵厂长别出心裁,为每位教师定做了一个有学校图案,式样精美的贮茶叶锡罐; 2014年春节,他为每位教师送上一份温暖礼物——彩虹牌电暖宝。赵荣华厂长关心家乡教育、尊敬教师,1989年就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兴学”奖匾。赵厂长是关心教育的热心人,有学生、教师前去参观他的厂,赵厂长总是热情接待,专门安排厂部负责同志全程陪同,自己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为学生、老师作报告。
赵厂长还资助几位家境贫困的学生。例如,1997年,澉浦中学学生汤燕家境贫困,母亲因癌症动过手术,父亲靠几亩农田艰难地维系生活。面对汤燕窘迫的家庭境况,赵厂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看望汤燕和她的母亲,当场决定资助汤燕读书。自此逢年过节,赵厂长总是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带上学费去看望她。赵厂长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这种心灵上的启迪,行为上的暗示,远远超过了金钱上的资助。懂事的汤燕并没辜负赵厂长的期望,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牵线搭桥 惠及学生
赵荣华厂长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澉浦侨联主席、台联会长。澉浦,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澉浦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五大洲18个国家和3个地区。为了与在外的游子建立一道绿色的通道,赵厂长义务地挑起了重担。他沟通香港海盐同乡会名誉会长徐忠伟先生,以其父徐星海的名义设立助学金,用以资助单亲家庭的学生。而后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将“徐星海助学金”落实到了澉浦小学,与学校协商、讨论,组建了助学金委员会,每年每位单亲学生获得了1000元的资助。浙江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步柏俦遵照母亲吴小宝的遗嘱,要捐资兴学。步部长找到了赵厂长,赵厂长义不容辞,热情牵线搭桥,又在澉浦小学建立了“吴小宝助学金”。
两项助学金的促成,惠及了澉浦地区的很多困难家庭。自两项助学金建立到现在,吴小宝助学金发放了十二期,困难学生每人获资助250元,共有252人次获得了这项助学金资助。“徐星海助学金”也已发放五期,共有100位学生获得资助。第一期资金10万元发放完以后,徐忠伟先生又再次助资10万元。每次助学金发放,不管多忙,赵厂长都会亲自来到学校,把一笔笔饱含爱心的助学款交到孩子们的手上。当孩子感谢他时,他总是笑着说:“还是感谢爱心人士吧,用你们的成长来汇报他们,回报社会。”赵厂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颗感恩的种子。
赵厂长把感恩和助人作为他人生的基本准则。他常说:“以前我也受过穷,不能忘本。现在日子好了,能帮就多帮助点。”热情大方的赵厂长,“感恩”二字始终萦绕心头,慷慨解囊、见难就帮、资助他人,成了他生活的信条。
(作者为澉浦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