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凳箬帽伞,梅子灰鸭蛋。大乌龟挑一担,小乌龟跟一班。” 这是一首反映澉浦端午节风俗“担端午”生动诙谐的民谣。
澉浦的“担端午”,是在新娘、新女婿立夏间去娘家“望蚕耙”后,娘家的还礼。端午节到了,娘家就要备置礼品“担端午”,去女婿家看望新婚女儿。准备的礼品有:秧凳、拔秧伞、箬帽、蒲扇,并做好几套替换布衫,这些都是新娘田间劳作和生活的用品。饮食方面则送自产的杏梅、咸鸭蛋,尤其要裹两篮豆沙粽子,这是不可缺少的。送这三种食物都有意思,是娘家希望女儿早日种上子怀孕并顺利生育,粽子寓种子,杏梅适合孕期喜酸,鸭蛋光圆喻顺利,并可补益身子。
“担端午”一般由新娘母亲亲自送去。是日,往往孙子、孙女喜欢跟去,因为他们要到嬢嬢家去作客有的吃。于是兜头巾的农村老妇满满的挑了一担,走在田野的渠道路或田塍上,身后面便跟着三五个蹦蹦跳跳的孙儿,出现了民谣中所唱的“大乌龟挑一担,小乌龟跟一班”生动有趣的风俗现象,澉浦俗语戏称大人为大乌龟(音读jǖ)小孩为小乌龟。上世纪九十年代,澉浦姑娘大多进了企业做工,担端午时拔秧伞换成了遮阳伞,进入二十一世纪,摩托车电瓶车兴起,许多娘家又把阳伞换成了雨披。
澉浦端午节有吃咸鸭蛋的习俗,说是吃了不怕因热起痧的病,还说明家里藏货。小孩则吃白焐蛋,是希望孩子皮肤白而又光洁,就像蛋一样。澉浦民间流行一个“蛋”的谜语:“爷(澉浦方言中指父亲)赤脚,娘赤脚,养个儿(音读én)子光塔塔。” 让孩子们猜,使孩子在趣味中高高兴兴的吃蛋。端午节澉浦家家裹粽子,寓意传种接代有子孙。粽子有尖角粽和枕头粽,尖角粽为素粽,常用红豆沙、豆辩和红糖作馅;枕头棕为荤粽,置酱油块肉入粽。另给小孩裹三五只连成串小尖角粽,挂在小孩房门上。因为粽子香甜可口,有人便做了一个粽子谜语来誇赞:“青蛙田鸡活剥皮,糖来蘸蘸好东西。” 以青蛙田鸡比喻粽子形态,“活剥皮”指剥下粽箬,取两者形、色相似处,联想出奇,用糖来蘸说明甜,最后归结到好,虽只两句,却有生活味,将粽子形象味道和盘托出。
2016年4月29——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