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到南北湖爬山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3-14 

到南北湖爬山
孙晓梅 

      曾经多次到过南北湖,每次徜徉中湖塘或者躺在湖中游船上,不用看天上的白云,不用看岸上的垂柳,更不用看盛开的百花,只要闭上眼睛,便感觉云的飘移、柳的轻拂、花的香艳、波的荡漾、风的轻吻,整个人便舒服的快要融化了。好喜欢南北湖的桃红柳绿,两潭清泓。然而,去年春暖花开时节,只因朋友相约到南北湖爬了一趟山,却忽然发觉自己更喜欢上了南北湖的山,不是因为移情别恋,而是因为山的壮美,山的富有,以及登高望远时的那份风景。
  到南北湖爬山,我们一般都从邵湾山上山(也有过一次从大旗山上)。沿着邵湾山一条蜿蜒小径,时而踩着山石,时而踏着泥泞,一路向上。小径旁有一山涧,每逢雨汛,老远便听见淙淙水声,一股溪流在山石间跳跃,溪水凛冽,让人顿生清凉之感。沿径而上,到达山顶,再向东跨过一山岙,进入了北木山。北木山上曾经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其昌老师的鸟标本和一大片竹林、还有只有一个老师的谭仙岭小学。我曾经在十来年前带着儿子和他同学特地赶到北木山来看陈老师的鸟标本,让人眼界大开。可惜时隔十来年,我已经把陈老师介绍的那些鸟类知识全部遗忘殆尽。那天上山,正巧又碰到了陈老师,他站在他家空旷的大门前,神情有些忧郁。原来,根据政府安排,北木山上的居民全部要搬到山下了。北木山是陈其昌老师等村民的祖居地,一朝迁移,那份难舍自然入心入骨。我们在北木山上看到多幢房屋已是人去楼空,房屋上都贴上了“房子收讫”字样。站在北木山上,眺望对面的高阳山和远处海宁界的山谷、田野,满目青翠,满耳鸟鸣。在这里晴天可以观日出,雨天可以赏烟霞,离开这样的祖居之地,心情应该是为复杂。但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看,组织村民迁移下山也是必然趋势,毕竟在山上生活有诸多不便,所以组织村民迁移下山还是符合大多数人之意愿,就不知这些楼房以后作何安排,拆了却是相当可惜。
  北木山与高阳山之间的山谷中,有一条海盐的“茶马古道”,这是古时候谭仙岭唯一通向海宁进行贸易的要塞之道,路旁有谭峭升仙时留下的仙人脚印等遗迹。现在还有人从这条古道往返于海盐、海宁。去年盛夏的一天,我从谭仙岭城沿着古道往海宁黄湾方向走,因前天下过阵雨,又是在盛夏的中午,山谷中树叶纹丝不动,异常闷热,整个山谷暑气腾腾,使我想起了诸葛亮在秃龙洞山上大战孟获时遇到的烟瘴之气。我踩着古道从谭仙岭走到山脚,看山脚下黄湾一家养鸡场内跑出来的鸡,又从古道返回到谭仙岭。坐在谭仙岭和南木山交界的山石阶上吃面包时,发现左手腕处长出了几颗红红的疹子,不当回事。但就是这几颗疹子,后来引发了全身皮疹,整整骚扰了我大半年,着实让我领教了暑气的厉害,使我再也不敢小觑。
  高阳山是南北湖诸群山中的最高山峰,约有250余米左右。站在高阳山西侧的巨石上向西南眺望,黑白的是农舍,一片黄一片青的是田野,那是海宁的冷水坞。据说那里还有一块“望夫石”,其来源可不得而知。越过冷水坞,绍嘉大桥横贯南北。再向北望,脚下是谭仙石城、白云阁、云岫庵隐约在青山间,南北湖如两颗翡翠碧玉镶嵌其中,四周青山环绕,美的让人惊叹。再向远处看,群山连绵,错落有致,近处有金牛山、万苍山、鹰窠顶、南木山、飏山、鸡笼山等,远处有秦山、阁老山、隐马山、惹山、马鞍山等。再向东南望,脚底下就是黄沙坞,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冬暖夏凉,看了这地形,不难理解黄沙坞的橘子为何如此甘甜,名闻遐迩。抬头望远处,青山、长山、巫子山(父子山),如一座山墙,横亘在南北湖的东首。特别是巫子山,一大一小站在大海中,长年默默相对,时而清晰,时而隐没,让人无限遐想。再远处,杭州湾跨海大桥耸立在大海中,一桥飞架南北,气贯如虹。如果运气可以,还能在鹰窠顶看到举世闻名的“日月并生”,不过我们没碰到饱此眼福的机会。
  到南北湖爬山,除了看南北湖春夏秋冬各不同的美景,还能领略山中丰富的植物。春天,青翠的竹林里一枝枝春笋正跃跃欲试往上窜。春笋生长飞快,今天破土而出,三五日你不去挖它,它就会长成参天竹子。那时节,看着满竹林拔节生长的竹笋,我们就会强烈感到蓬勃的春天气息迎面扑来。还有茶叶,南北湖的山坡上多的是茶树,“云岫茶”名声在外,可不知为什么,我们去的时候,在南、北木山、鹰窠顶东山坡等地方看到大片的春茶都没人采,那一个个碧绿的嫩茶芽一直长到三四寸还在那儿,让人可惜。每回我会忍不住采几个“一芽两叶”,放口中咀嚼,有些清香,有些涩味,但回味过来又有些甘甜。这味道跟我们脚底下所走的山路很是相配,同是纯朴的很。最惊喜的要数采到覆盆子和领略灵芝的风采了。春夏之时,山路边上的树丛中冷不防露出一串串红果子,那就是覆盆子。覆盆子的叶子上有刺,但红红的果儿着实好吃,点缀在绿丛中也很好看。用手一个一个地小心摘下来,一口塞进口中,味道酸酸甜甜美极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中也提到过。不过,覆盆子和蛇果可是两回事,覆盆子是长在滕上的,而蛇果是长在地上的,虽然它们都是红红的果儿,但蛇果偏大,是不能吃的。小时候听母亲讲蛇果是因为夜里蛇出来在那棵草上爬了过去,第二天就会长出蛇果,所以从小至今一看到蛇果都是心里发毛,唯恐突然会在果儿底下窜出一条蛇。看到灵芝是在高阳山朝北的一块巉岩上,起初以为是游人随手扔的橘子皮,一点一点橘黄色,但仔细一看居然是灵芝,长在枯朽的树木上,总共约有七八只。南北湖的山上不乏各类蕈菇,但灵芝却是鲜有见说,所以看到灵芝我们一行人是有些激动的。一个一个欣赏完,最后我们用树叶把它盖了起来,决定下次再来看它。然一年多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再去寻找,不知它依然在否。
  到南北湖爬山,不能不说山上的山花。你看那洁白的是野茉莉,那粉色和粉红相间的美丽花朵是野蔷薇,那迎风摇曳的是波斯菊,还有那黄色的、紫色的、粉色的一丛丛、一片片、一串串叫不上名来的花,把南北湖的山装扮的美丽香艳。特别要提一提的那满山坡的橘花,盛开时洁白的花朵躲藏在树叶间,不仔细看还真不会发现,但那份香气却传的很远,隐隐约约,迷倒众人。还有那个荼靡花,有的在山坡上,有的攀缓在树木上,盛开时老远望去,一堆堆炽白,仿佛不这样不足以表白自己对春天的仰慕,直教人看了触目惊心。开到荼靡花事了,荼靡花是在用燃烧自己的方式,为整个春天的花事作一次华丽的谢幕。所以每次看到荼靡花,总免不了有几分悲壮的感觉。
  到南北湖爬山,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各类小鸟、山蝶、蜜蜂、刺猬,还有山上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的丛树、滕蔓、落叶、橘黄、山腰间冉冉上升的云烟、冬天下雪后的云岫庵、谭仙古城的静寂、空旷、素雅,以及在夏日的余晖中,站在荆山西脚下,听禅钟悠悠,看被夕阳涂上金黄色的寺庵、满山林木、中湖塘上的游人及水中荡漾的游船等等,那是一幅何等惊艳的自然画作,身在其中百看不厌。
  南北湖还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如黄源藏书楼、陈从周纪念馆、载青别墅、西涧草堂、董小苑葬花处以及金牛古洞、孟泉瀑布、尚书幽谷、凤凰石刻等等都是好去处。总之,登临南北湖诸山,景色千变万化,山中物类丰富,人文底蕴浓郁,而我的笔难穷其尽,要想领略,还是请君亲身前往吧。

南北湖的山,用四季的画笔拨弄着色彩,近也悠悠,远也悠悠。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晨参暮礼。只要你登临这里的山巅,极目远眺,嗬!两湖碧水托着环湖十一峰,近翠远黛。湖海之间,透着碧血霞光。古人把南北湖说成小西湖,却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