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家乡还是个长寿之乡——旅沪游子 徐栋樑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25 

家乡的一草一木,永远扎根在我的心田,家乡的山山水水,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家乡的亲友无不使我牵念!这是我每年至少要回到家乡二、三次的原因。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的家乡在澉浦“南北湖”风景区,因此,每当我从家乡归来,大家就要问长问短:“你的老家在全国闻名的风景区,除了山海湖结合在一起的奇景,还有啥特色?”我总是动情地同他们一一讲述,家乡是山乡、海乡、侨乡、也是渔乡、米乡、旅游之乡的许多轶闻趣事。其实,我的家乡还兼有茶乡、桔乡、棉乡的种种特色哩!家乡的风土人情、古木名泉、摩崖刻题、名胜古迹、土特产品岂是一时三刻能讲一个究竟,而近些年,令我最心潮起伏的,家乡还是个长寿之乡!

澉浦自唐朝建镇,盛于宋、元,历经千数百年,在元、明时代便是“近通广福、远涉诸番、商贾云集”的国际性港口和浙北重镇,也是海上抗击倭寇的要塞,各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澉浦城乡民风朴实,尊老爱幼,乡情浓洽,阁老山下有一座早年定居加拿大的钟氏祖坟,由当地一位何姓老农长期照看得井井有条,草木无损。在各个自然村落中,高龄老人处处可见,只要登门造访,不论相识与否,一概热诚相待,实是可亲。就说我生活中的一些相邻相亲的老人吧:我母亲一生务农,未曾离开过故土一步,她不识字,却颇有远见,我父因逃避日寇残杀,病故他乡,母亲独力支撑门户,起早摸黑的耕织,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八个长大成人。她平时节衣缩食,巧施家计,使我们都得以念私塾几年,初通文墨后,又一个个送上学商、学工之路,老人家在1995年96岁时病故本乡。现101岁的吴侠虎老先生,是我父亲青年时代的挚友,自从我大哥在襁褓之中过寄给他以后,他便逐个认我家所有兄弟姐妹为寄子女,我们也都尊称他为寄爷。我陈家姨母也至96岁寿终。我岳母今年98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受到旅港同胞朱伯衡小叔生前的每年每季生活费照顾,精神一直很快乐。现除步履蹒跚外,依然饮食起居照常,思维清晰。我族中兄长来法夫妇今年都90多岁,依然十分健朗。清明节我回老家探亲扫墓,在南北湖大道上与来法哥邂逅,互道安好,相约明年再会。至于80多岁的亲人和乡邻,更是数不胜数,我大姐、姐夫、二哥、堂兄、表娣、表嫂以及族中的几位小兄长,都是85岁左右的人了,生活得很健康。可以毫不夸张,八、九十岁的老人在我家乡澉浦不稀奇,随处可以遇见。可能是家乡奇特的优美环境、天时、地理、人和缘故,造就了众多的长寿之人。看到这些长辈,想起了众多的家乡老人,我常常会忘记了自已的年龄,同他们比,似乎自已离老还很远。我虽然也是退休的人了,可出门必骑自行车,在家读书报,帮着搞些家务,同事和朋友都说我看上去很年轻,我自已知道,应该庆幸生逢盛世,得到了新社会的优待,得到了家庭尤其是长辈们的关心,体质上、心理上感觉较同龄人年轻一点罢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澉浦地灵,当有人杰,这一小方地设天造的热土,确是代有人才出,其中不乏精英,我想这正是千百年来为澉人所自豪的。澉浦人的长寿,澉浦人的成就,使我觉得自已生长在澉浦,世居在澉浦,还远远未曾细识家乡澉浦,从而更加感觉到只有深爱家乡,才能再谈爱国,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必定首先热爱自已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是我的祖国一部分,只有从家乡,特别是对身边的长寿人敬爱起,才能崇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长寿之人!在海盐县境内,澉浦的东端,有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秦山核电站,澉浦的西端有举世闻名、万马奔腾的钱江潮,澉浦人引以为自豪的南北湖,又是钱江潮的发源地。如今北起海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惹得一位90多岁的澉浦老人说,“我还想登跨海大桥到对江去游一番呢!”作为澉浦人,尤其是澉浦的许多寿星老人,越发精神抖擞,要长寿长寿再长寿,因为谁都想看看未来的世界多精彩,过过未来的日子更幸福。

我是以家乡出了众多的长寿之人而引以为荣的,可能受“人寿年丰”的传统观念影响至深之故吧。海盐县和澉浦镇的党政领导有远见卓识,早在10年前就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和幼稚园,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无后顾之忧。愿家乡的老老少少,永远安居乐业,健康长寿生活在这块乐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