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愿为家乡公益福利事业而奋斗 ——访澉浦社会福利协会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25 

 澉浦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向有热心公益造福乡里的优良传统。前人的美德激励、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召唤,聚集起以朱运通为首的一班自愿为地方公益福利事业而奋斗的热心人,于一九八四年成立了澉浦镇社会福利协会。这是一个经过政府批准、民政局办理社团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社会福利慈善团体。二十年来,澉浦福利会为家乡地方公益福利事业作出了不少的奉献,为动员群众兴办公益福利事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单位。

  

  (一)

  

  弘扬公德,造福乡里,是福利会的基本宗旨。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澉浦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意外事故等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社会中还存在不平衡现象,极少数人生活仍很贫困,特别是象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亟需得到社会的帮助。因此,一直以来福利会把扶持残疾人作为自己事业的重点。从1984年—1994年,先后吸纳131名残疾人进福利企业就业,占全镇残疾人总数的90%以上。如澉南村钱玉宝、卢申观夫妻,澉浦村聋哑人黄伟祥、董留珍夫妻都是残疾人,福利会将他们安置在福利企业就业后,生活得到了保障,企业还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费,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信心。类似这们的扶贫帮困之事,福利会尽其所能,这些年来共救济困难户306人,21411元,救灾捐款40100元,平时逢年过节还经常对困难户开展走访等活动。

  澉浦历来有修桥铺路、和善崇德的传统。福利会将其继承并加以发扬。1990年,协助南北湖风景区修筑馨谷亭至关门咀道路,全长1324米,砌石方1120米,出土地4亩,直接资助经济41665元,占总费用的近50%。以后,又出土地6.41亩,支持南北湖风景区修筑湖山岭至北湖有景区道路。又出资4400元资助原澉北村、凤凰山村修筑道路,并在全镇多处地方加固修筑危桥险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着家乡的传统美德。

  澉浦向来崇老敬老,福利会义不容辞加以继承并当作自己的应尽责职。在海内外家乡同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镇里建起了敬老院,从一九九三年起,福利会每年固定资助敬老院1万元人民币,至今累计已资助11万元人民币。福利会医务所还免费上门给敬老院内的老人量血压、测脉搏等健康检查,廉价配药服务。对一些特困老人,如北湖徐关生等,还给予医疗费减免。二OOO年,福利会又帮助澉浦籍知名民主人士毕云程先生的遗孀陆利贞老太向上海市委统战部反映生活困难情况,几经努力,得到上海方面的重视,解决了每月应有的生活补助费。福利会还帮助了陈丛萱老人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解决了生活费问题。

  文化老人吴侠虎先生年青时就热心教育事业,如今年过百岁,仍然孜孜不倦地创办“助困会”,募款助学。而他本人却是两袖清风,没有养老退休金。为此,福利会一直关心照顾他的生活。目前,每月给予生活费400元,逢年过节,还给点临时补助,平时回乡的一切车旅、膳食、住宿均由福利会解决,使他过上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

  为家乡地方公益事业而奋斗,是福利会创立以来所一直追求的目标。一九八五年,在各方面认识尚未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福利会尽管还处在初创时期,就毅然接受县有关部门的要求,帮助恢复南北湖风景区鹰窠顶山上云岫庵佛像,资助人民币3000元,占装佛总费用的75%,使这一千年古庵“夜普陀”重展光彩,成为如今南北湖风景区文化宗教旅游的一个热门景点。此外,为推动南北湖风景区的发展,福利会又免费提供山地,支持风景区建设“湖山真意”景点,让游人在此饱览南北湖美丽全景。二OO一年,又为重建吴越王庙资助人民币5000元。二十年来,福利会尽管资金有限,但已对其他公益福利事业如资助北湖小学危房改造2000元等,合计捐助了117076元,为地方公益福利事业付出了一份爱心。

  澉浦籍爱国民主人士毕云程先生,生前是上海韬奋纪念馆馆长,在澉浦镇南小街留有故居,其遗孀陆利贞老太住在那里。为了运用名人效应提高澉浦的名知度,对其故居的修复保护问题,福利会曾多次向镇领导汇报,现已列为镇里要办的实事之一。次外,在县政协的全力帮助下,福利会和县政协领导专赴北京上海联系,去年得到邹韬奋先生之全办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和原上海市副市长顾传训的重视。二位领导分别为毕云程故居和《韬奋挚友毕云程》一书题字,鼓舞了福利会从事家乡公益事业的热情。

  如今,福利会又根据澉浦镇党委政府协调会议的决定,独立承担钟楼景区二期工程的建设,不久将为家乡古镇的旅游业又增添一处文化宗教游的景点。

  (二)

  从事慈善公益福利事业,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福利会是自发性的民间团体组织,没有财政拨款来源。成立以来,虽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资助,但所需资金主要是靠会员入会时自愿交纳的会费和集资创办福利企业来解决。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福利会经过艰辛的努力,从一九八五年起,先后创办多家福利企业,其中澉浦钢丝厂是福利会的骨干企业,安置残疾人70名,最高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一年分别被评为省、市民政福利企业先进单位,福利会也从中积累了一点资本。作为改革开放早期的八十年代,福利会创办几个福利企业实属不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中的优胜劣汰,有的企业被淘汰,剩下的都转为私人经营。但一些残疾人仍然被企业安置留用。一九八五年,在镇政府和民政局的鼓励支持下,福利会又将殡葬改革、建立公墓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率先兴办,按照南北湖风景区规划在景区关门咀附近的山上择地,报经省民政厅批准,办起嘉兴全市第一家公墓。二OOO年,又在全市率先开展树葬活动,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新风。十八年中,福利会创办的永安公墓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许多有名望的县内外知名人士、革命前辈和海内外同胞故世后,其家属都将他们的骨灰安放在永安公墓。现在的永安公墓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园林化、工艺化、绿色化的现代陵园,同时又成为福利会从事地方公益事业的经济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利会现在全力投资承办的钟楼景区二期工程既是发展家乡旅游业的需要,也是在为地方公益福利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所作出的又一次创业努力。

  最近分别召开的县党代会和县人代会上,县委书记武亮靓和县长黄卫书部分代表县委和县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关爱温暖困难群众的生活,作为一个以慈善造福为己任的民间群众团体,澉浦福利会当任不让地将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愿为家乡地方公益福利事业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