澉浦侨联:
山中人来海盐,先做七年澉浦人,我有许多有关澉浦的故事,许懋汉先生的文章“澉浦人说澉浦”先在四月五日的海盐日报上拜读,又在“家乡之声”第24期再读,我查证海盐县志,历史事实证明,朱斐章先生是好人,澉浦人应该记着朱先生。寄上这篇文稿,请澉浦侨联朋友审阅,是否可在“家乡之声”上刊出?谢谢!
拜读了许懋汉先生的文章《澉浦人说澉浦》,说到企业家朱斐章,引起我的陈年记忆。一位体态魁悟、团团福相,身穿灰布长衫、脚踏黑色布鞋的长者,显现在眼前。
1950年春节,我去上海向老校董拜年。在延安西路一条弄堂深处的石库门小楼客厅,澉浦城南小学创办人朱斐章先生同我亲切会见的情景,如在昨天。老先生长我四十岁,一老一小,情同祖孙。漫步上海街头,走访澉浦绅商。协大祥、宝大祥,一家一家绸布店,家家都有澉浦人。时近中午,走到八仙桥恒丰绸布庄,两位穿长衫的澉浦人在门口迎接。“请朱先生和马校长上二楼共进午餐”。
开国初期,我在澉浦城南小学担任七年校长,留下许多美好记忆。1955年,朱老病故,第二年秋天,我也调离澉浦,城南小学更名为澉浦区中心小学。
朱斐章先生1886年出生在澉浦。父亲在小街角开家棉布小店。幼年时,澉浦没有学堂,读过几年私塾。十四岁去上海,在一家布店当学徒。少年好学,晚上进夜校读英文。人到中年,经商致富。1924年,出资创办澉浦城南小学。校名城南,因初办校址在南大街海门寺南侧,地处古城之南,就以城南冠名,后迁道观弄新址,临近西门,仍叫城南小学。
朱斐章办学好事,深孚众望。文人毕云程出山协助,相邀热心人士,组成城南小学董事会,公推朱氏为董事长。董事会负责筹措办学资金,聘任校长。校长对董事会负责,选聘教师。师资要求,师范毕业。教师薪资,由董事会支付。少年学子,免费入学。城南小学,声誉甚佳。1927年,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题词赠匾《化如时雨》。当年海盐还没有中学,1929年第三届高小毕业,朱斐章派专轮护送学生去嘉兴报考省立二中,成绩全优。
日军侵占澉浦前夕,朱斐章宣布学校停办,教师撤离。抗战胜利,朱斐章带领董事会成员回澉浦接收城南小学,又在上海鸿运楼多次宴请澉浦旅沪绅商,筹募办学资金。城南小学,再趋兴旺。朱公义举,古城留芳。
今年4月15日下午,我去澉浦拜望102岁的老寿星吴侠虎公公。虎公公满脸春风,只是双耳失聪,交谈须用纸笔。说到朱斐章,虎公公叹其命短,只活到七十岁。谈起朱家故事,虎公公喜告,“一·二八”淞沪抗战,朱斐章购买万件丝棉背心赠送十九路军。又说澉浦老街的石板路面,是朱斐章出资铺筑。还有朱家新楼的堂名是虎公公父亲写的。堂名出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叫《省吾堂》。我在澉浦期间,常进朱氏故居。白底黑字的《省吾堂》横匾,仍在正厅高挂。我还记着,当年城南小学有座石碑,铭刻朱斐章办学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