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于世的千年古刹云岫庵座落在南北湖的鹰窠顶上。庵据山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可远眺东西两浙,俯瞰南北双湖,古人称其为“鸟道千寻、悬崖十仞、襟带湖海、吞吐日月”之福地。庵名取自东晋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诗句。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额。
明·沈友儒记曰:“庵启于宋建隆间(约公元960年),崇奉观音大士,有祈轧应,宏慈普济,大众眅依”据传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山,但每晚越海至云岫庵休息,后因走漏消息,善男信女闻风而至,遂成烧夜香习俗,故云岫庵有“夜普陀”之称。此习俗一直沿续至今,每到夜幕降临,香客云集于观音殿上,钟鼓齐鸣,香烟缭绕,诵经拜忏,宣读宝卷。
千余年来,庵五废五兴。1983年被批准为海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重修。1993年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如今庵基近10亩,绿地20多亩,殿宇楼阁60余间。庵舍依山而筑,中为殿堂区,有金刚殿、观音殿、东西配殿、藏经阁、念佛堂等;左为游览区,有古戏台、洗心池、石塔等;右为生活区,有茶室、食堂、宿舍等,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隔而不断,小中见大。庵前,有明成化“海上名山”巨崖石刻,有三人合抱的明代古银杏。在金刚殿与观音殿之间有雪窦泉,泉水甘冽,终年不竭。在观音殿与藏经阁之间,有从外地移来的清代石佛和石马,雕刻精细,为佛教文物中的精品。
每年农历九月三十是庙会日,香火鼎盛。次日清晨可登鹰窠顶观“日月并升”天文奇观,为一天游览胜地之始。我国著名学者、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渊雷于1994年以87岁高龄游云岫庵,撰文曰:“余等既下榻庵堂,饮伊蒲之美馔,翌晨观日鹰窠,品茗雪窦,坐鸟还亭,转合掌峰,把盏挥毫,各尽雅兴。两日清游,毕生受用,不能无记。”道出了游云岫庵揽胜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