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当地村组和各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位于澉浦镇长山浙江林龙港口码头在2005年11月18日举行奠基开工仪式后,进入了全面建设施工阶段。
澉浦镇位于杭州湾北岸,钱塘江入海出口处,依山傍海,有着独特的发展临港经济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上澉浦就有过长山码头,至今还残存着许多痕迹。有着海运实践经验的宁波客商林兵先生在沿海经过多处考察后,一眼就被这里的地理环境吸引住了。百米宽的长山河从山脚向北,和杭加湖流域内河航道相连,山背的大海,初测其深度足以建造5000吨级以上的海运码头,海河连运相距千米,如果稍加改进,可以缩短到二、三百米,且澉浦地处沪杭之间,现又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绍嘉跨江大桥之间,实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海河联运港口基地。因此,林兵先生当即和本地政府联系,一锤定音,签下了开发建设浙江林龙港口码头的协议,注册登记成立了“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开始了建设港口码头的运作。
码头建设,尤其是海运码头的建设,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方面面牵涉的部门很多,要办的手续也很复杂。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被林兵先生认定了的事,创业路上就会攻艰克难不断解决。他在当地政府和组织的配合支持下,奔波办手续,协商征土地,委托上海海事大学完成通航论证,向港务部门和钱塘江管理局完成报批手续,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立项批准后,一个300吨的内河码头已经在长山河边建成。委托南京河海大学设计的海运码头正在抓紧论证,一旦通过,立即开工建设5000吨级的海运码头。将计划中的长100米,宽6米的海中引桥,长100米、宽16米的一期岸线码头变为现实。目前,公司正在抓紧施工,拓宽港区作业场地。
开发建设海河联运码头,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临港型经济,在海盐全县已形成共识,氛围非常浓厚。各级领导正在作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亮点予以高度重视。因此,雄心勃勃的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抢抓机遇,加紧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运行。他们按照边建设边运作的思路,已经开始了小批量的货物运输,通过海运,从宁波运来了几万吨黄沙,紧接着从三、四月份起,又要开始煤炭的海河中转联运。在宁波,林龙港口公司有自已的外海运输公司,随着澉浦港区码头的建成,还将成立自已的内河运输公司,实现海河联运一条龙作业。林龙港口公司认为,尽管澉浦的海运码头紧靠长山河,海河联运条件不错,但是本着“减少成本,宜近则近”的原则,还计划开挖内河港池,直接将货物从外海运输到内河船舶上,加快周转速度。
不久前,林龙港口有限公司通过努力,又争取到一位新加坡同行客商到澉浦实地考察,优越的海河地理优势使这位外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如果进展顺利,争取再创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把澉浦得天独厚的临海优势和黄金海岸的潜力加以充分体现,也把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的事业做大做强。澉浦的民众正在期待着沉静了百年之久的“长山码头”再现当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