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海盐初中升高中提前批实验班考试中,澉浦中学的上线率居海盐县农村中学第一,海盐县第二名,这令澉浦民众欢欣鼓舞。很多人都说,这是澉浦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几年来不忘澉浦人民群众的重托,励精图治、弱势搏胜,努力争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结果。澉浦中学教学出现可喜变化,究其因素:
一、有一个团结有为,锐意进取的领导集体和一支发奋进取的教师队伍。
前几年,由于部分家长盲目择校,造成不少优秀生源流失等原因,澉浦中学升入海盐元济中学、海盐中学首批招生的上线率较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为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家庭甚至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到海盐买房子,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转到其他学校就读。教师辛勤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教师的无奈,陆战军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动情地说:“叫怨叫屈不能改变我们的处境和现状,我们不能逃避,唯有脚踏实地工作,精诚所至,才能金石为开。用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去感化家长,感化学生,感化社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陆战军校长身患心肌炎,长期服药,为了办好澉浦中学,他坚持每天早到校,晚离校,连节假日都经常不休息。他找教师座谈,寻找转变学校现状的突破口;孜孜不倦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寻求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面对学校学有困难的学生多的现状,他提出了“低起点,积跬步,成一跃”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每次考试多得一分,使广大学有困难的学生也首尝了成功的感受,看到了自身的希望,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扫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为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和预防偶发事件的发生,学校教师组成了护校队,不管刮风下雨、寒冬腊月,每天放学后在校内及校外十字路口、孙湾路口、澉浦西城门等多个地点进行值班、巡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辛勤耕耘在澉中这片土地上。陶军英老师曾说:“担任这届学生的班主任以来,没有轻松过一天,身上总好像有一件重大的事情牵挂着,一静下来,就想到班级、学生。”因此,她每天回家总要提着重重的一大包学生作业本和备课本,每天晚上不是批改作业就是备课。别人问起她电视内容,她一概不知。她的批改更是匠心独到,在面批、个人批、总批、眉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作出错误的记录和整理,然后再逐步让学生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总结规律,从中获得认知经验,加深学习。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然而花费了陶老师多少心血!在澉浦中学的教师队伍中,又有多少个像陶老师一样的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才换来了澉中的今天。
教师的辛勤劳动,感化了广大学生。天热的夜晚,为了防止小虫子飞入教室,学生们就把门窗关上,尽管教室里显得有点闷热,还有不少虫子仍爬到电灯上面,然而学生们都会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做作业。
今天,澉中每一个教师都有各自的帮教对象。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抓法制纪律教育,促后进生转化。以班级五项文明竞赛为平台,促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班级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学教阵地。
二、坚持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
办什么样的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在当前优质教育被越来越推崇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往往会出现随波逐流现象。但是,学校领导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入手,增强学生奋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现在走进澉中,走廊墙上都有学生的创作画。图书室有三万多册书籍轮流向学生出借。校文学社、全国小作家写作基地、无线电测向活动基地、阳光体育活动、美术创作活动、音乐兴趣活动、党团员活动 、“校园之声”广播、“十佳少年”和“十佳团员”评比、每个班级前“让团徽在校园闪光”……组合成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每时每刻对学生产生远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学生看到了自我价值。有的说:“我在学习上不能拿100分,运动上我能拿冠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会被自己优异的技能成绩激发起学习的信心。
三、有一批关心支持澉中教学的热心人。
澉浦中学教学能走到今天,也应该感谢一批支持澉中教学的热心人。自古以来,千年古镇澉浦有良好的尊师重教乡风。直到现在,很多家长还是宁愿自已省吃俭用,却会在培养孩子的教育上肯化“重金”。特别是一些事业有成的热心人,更是在“开店人缺一世本钱”的情况下,还慷慨解囊 ,支持澉浦中学的教育。新萌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新民先生在澉中设立了“姚新民奖学奖教金”,已经连续四年每年资助5万元;在外谋生的澉浦人刘建伟、朱玲珍夫妇离乡不忘乡,同样在澉中设立了“朱玲珍助学金”,支持澉中的教育。还有当地很多热心人,用各种方式,经常关心着澉中的教育事业。这一股股有形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广大教师努力工作,报答社会对学校的关怀。
海盐县教育局和澉浦镇党委政府对澉浦中学的教育十分关心和重视。学校几乎每年都有较大的投入,不断提高和改善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如:2007年下半年,学生公寓投入使用,今年300M塑胶操场改造完成,这种精神上的鼓励、硬件上的支持,促使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们看到澉浦中学的教育有了可喜的变化,相信未来的教育会有更大的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