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澉浦自古以来以孝为美德,如今这种美德继续在澉浦大地上发扬光大,澉浦镇永乐村的妇女徐时芬,便是突出的一位,对于她孝顺婆婆的事情,永乐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把婆婆当亲娘”。
徐时芬家住永乐村1组,有两个女儿,丈夫工作忙,经常早出晚归,照顾家庭的担子全压在她的身上。不幸的是,婆婆2000年因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每逢换季,身体病情更加严重,服侍更加难理,这使徐时芬的家庭担子更重,但徐时芬不怨天不怨地,怀着一颗孝顺的心,不怕苦不怕累照顾好婆婆。冬天,她给婆婆揉背搓腿,热敷泡脚,尽量增加老人温暖。夏天,她给婆婆翻身按摩,洗头洗澡,使老人能舒服些。每天早上,她做好饭菜后再喊婆婆起床,然后为婆婆穿衣,梳头,洗脸,再就是喂饭、喂药,端屎倒尿,凡是需要做的她都做。
有几件事很能体现徐时芬对婆婆的孝顺:徐时芬的婆婆脾气耿直,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容易发脾气,但发得快去得也快。徐时芬知道婆婆其实心地善良,体谅她的艰辛,从不计较,敬重婆婆,视为亲娘。徐时芬经常问婆婆想吃点什么,只要婆婆开口,下顿开饭时肯定有。有一年冬天,婆婆患流行性感冒,高烧不退,徐时芬便寸步不离,守在婆婆身边,又是量体温,又是用酒精帮她擦拭。由于经济困难,婆婆不愿意上医院,徐时芬硬是送婆婆住了院,她按医生的嘱咐给婆婆喂药。为照顾好婆婆,徐时芬向厂里请了假,整日整夜地守在婆婆身边,每天换花样给婆婆做好吃的。由于婆婆身体十分虚弱,她就一勺一勺地喂。在媳妇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很快就好转了。在婆婆瘫痪的这些年里,婆婆房间里的夜灯从来都没熄过,这是徐时芬孝顺婆婆的良苦用心。徐时芬细致入微照顾婆婆已经13年了,现在婆婆能够下床自己慢慢挪动步子了。
徐时芬孝顺婆婆,1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的事迹,感动了她的同事和村坊及婆婆曾经住过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大家都说:“真没见过这样孝顺的儿媳妇,自己的女儿也做不到啊!”而徐时芬用纯朴的语言回答:“我也50多岁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给下一代做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