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南北湖风景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为切 实加强和规范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邀请普文法师于今年1月3日进住云岫庵,但任主持。这位已经接到国际佛教大学入学通知书的佛学院大学生,对南北湖的山水风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认为云岫庵座落于旖旎的山水之中,有远避尘嚣的优势,且游客如云,没有山林佛教远离人间的缺憾,可以很好地体现“人间佛教”的影响。如今,云岫庵已有僧尼14人,已经正常开展宗教佛事活动。
普文法师说,寺院是宣传佛陀教法的主要地方,是宏扬佛法,修行的道场,需要多方面的因缘成就下共同努力,无论当住持,当监院,或是典座、法务、总务、香灯……都负有对佛教负责的使命,对云岫庵负责的责任。因此,今年上半年,云岫庵在搞好庵内日常工作的同时,着重做了二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财务管理和道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寺院管理工作,使云岫庵既继承汉传佛教财务管理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同时,进行严谨的道风、学风建设,树立云岫庵在民间的佛教寺院新形象,树立僧众在民众中“以戒为师”的新形象。二是开展佛事活动。农历新年期间,开展“春节敬香”活动,迎接人潮起伏的来庵敬香者会聚千年古刹“夜普陀”烧香拜佛,许下美好的心愿和祝福。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俗佛节”,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纪念观世音菩萨的诞生、出家、成道。通过这一系列的佛事,促进云岫庵弘法事业的开展,推动新时期佛教事业的兴旺。
面对云岫庵未来的发展,普文法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一)云岫庵宗教文化传播
1、将云岫庵文化和中国传统禅宗茶道相结合,设立云岫庵茶坊。形成观南北湖胜景,看鹰窠顶日出,品云岫庵佳茗的宗教文化活动意境。
2、在云岫庵周边形成与佛教信仰相事例的饮食文化氛围,设立云岫素斋,改变在寺院周边杀戮动物的不良风气,增强宗教感情。
3、设计一批与云岫文化相适应的礼品,如书签、贺卡、挂件、佛像、经书、法器等,建立云岫庵法物流通处,以满足香客和游客的需求。
(二)完善云岫庵的建筑风格
1、设山门景观。将云岫庵牌坊下移到高阳山脚下,把原来通向云岫庵上山老路改造成888级祈愿台阶,途中设云岫文化标志。完善九曲径、初憩亭、三休亭、狮子岩、合掌岩等景观。
2、完善庵内建筑群
(1)主体结构宗教朝圣区。三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圣殿、园通殿等。
(2)右边庵院设施配套区。五观堂、云观堂、云水寮、素菜馆、云岫茶坊等。
(3)左边僧尼修学生活区:僧寮、客堂、禅堂、教学楼等。
3、开辟去岫庵庵观光区
(1)云岫庵左上方包括白云阁在内,建造高艺术水准的露天五百罗汉石雕群。
(2)云岫庵右上方至高阳山鹰窠顶,建造大悲阁,供奉滴水观音,共九重楼阁,安放“夜普陀”、“天下第一阁”等牌匾。
4、建立云岫庵功德园区
在云岫庵左下方(西北侧)修建功德林、地藏殿。
普文法师说,这个设想也是一个宗教理想,能否实现,有待时间的检验。云岫庵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乐助簿、功德箱、善捐款等几个方面。要实现上述设想,关键在于资金,困难肯定是有的。可是,我们有一个理想,看能不能够在举办佛教慈善、弘法、僧伽教育的时候,遵循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法和相应的路来走,达到发展云岫庵佛教事业,融洽南北湖风景区建设和社会和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