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湖原为钱塘江口的一个海湾,后逐步被泥沙淤积而成泻湖,其面积为1680亩,水的平均深度为1.5米,蓄水量为200多万立方米,湖水来自周围山上的72条泉瀑溪涧,可灌溉周围农田8300亩。湖中有堤,将湖分为南北两半,故称为南北湖。堤上有两桥两亭,东面是永安桥、明星亭,西面是小宛桥、馨谷亭。湖中有两岛,南湖中称“蝴蝶岛”,北湖中称“白鹭洲”。据清光绪《海盐县志》卷五记载:“周十二里。元以民田为湖,潴水灌溉。周围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明正德十三年八月,许相卿偕友人孙太初、朱朴、董云、陈签等游南北湖时,仿效昔日青莲居士与张渭游汉阳湖时的情景,将湖更名为“高士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