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澉浦镇镇中村二组的祝红明家里,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是专门来看望从上海胸科医院治病回来的小祝。
祝红明今年三十三岁,父母很早双亡,成年后的小祝原先靠修理自行车谋生,一双勤劳的双手通过艰苦努力,使贫困的家庭开始出现起色。他在忙碌准备建房的过程中,突然感到肺部不适,去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治疗,都被建议去上海大医院检查。通过热心人的帮助,他到上海胸科医院富有医,经专家医生诊断后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卖掉了准备建房的材料,还欠了许多债。手术后,要经常复查吃药,一个女儿还在上小学一年级,家中靠妻子沈祥芳硬撑着体弱有病的身体断断续续出去做点工维持生计,可今年以来,妻子又关节炎严重复发,已经很长时间不能去做工了。
上个月,祝红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停止服药导致旧病复发,夫妻俩掏尽所有衣袋也只找出120元,情急之中的无奈和满腔的焦虑,被邻居70多岁的杨贻宝老人看到了,老人问清原因后,立即回家拿来1000元钱,叮嘱小祝妻子赶快给小祝去治病。
消息很快传到该南二组组长吴志梅的耳朵里,这位镇人大代表、承包组长想到了政府,马上把情况作了反映,可她同时又想到了政府管的事太多,肯定也有一定困难,因此,又想到了捐款帮助。她把小祝目前的困难状况在南二组说开,自己先捐了200元,同组的农户立即纷纷响应,七、八位老人首先行动起来,杨贻宝老人捐了100元,79岁的袁琴宝老人捐了200元,老党员张芬宝捐了100元,退休在丈夫祝春泉跟着又捐了100元,70多岁的杨斐宝老人捐了200元,祝宝玉老人捐了100元,朱四宝老人捐了50元。尽管没有动员,没有号召,可小祝无钱治病的消息在南二组越传真快,参加捐款的人也越来越多。吴跃生捐了200元,俞其光捐了200元,祝亚捐了100元,俞中其捐了100元,祝坤良捐了100元,林其芬捐了50元,徐根英捐了50元,叶铭捐了100元。在澉浦中学教书的朱燕萍老师知道后,捐了100元,镇中村小学朱小维老师捐了100元,退休工人朱四官捐了100元,在通元工作的国家干部汤新良知道这个情况后,二话没说捐了200元,回乡在家的二位港抱老人祝云宝、祭洪澄知道后,随即也捐了300元,邻近的南一组王密宝老人和村民杨毛官知道后,也赶到南二组小祝家各自捐了100元,小祝的妻子在海盐特种纤维织造厂羊毛衫车间做过工,车间领导刘培英得知消息后,专门买了慰问品到小祝家看望,并且还送上慰问金300元,镇村领导知道情况后,都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小祝的亲戚们也是各尽所能,纷纷解囊,最多的一位远房亲戚周凯中给了2000元,只有几天时间,在镇中村南二组涌动的爱心,解去了小祝治病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