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靠葫芦山的钟立桥村庄,居往着几百户人家。村东的人家上街购物买菜走过的一段路,因为路东紧贴着一条放水渠道,路西是一片良田,使得路面比较狭小。这段路,小汽车不能通行,行人遇到自行车或摩托车,双方都要小心谨慎地擦肩而过。因为路面狭小,对钟立桥村庄,特别东面一些人家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办事带来不便,因而时常议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然而短短的一段路,涉及澉南、镇中二个村,所以常常是议而不决,没有行动。老家在钟立桥的港胞周益民在回乡中几次听到村民们的议论,就决心改变这段路貌。他先和泥水匠商量,拿出一个不占耕地的改造方案和预算金额,然后向侨台联反映,要求帮助协调二个村的关系,并明确表示所需改造经费全部由他承担。在港胞周益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推动下,二个村领导及有关承包组态度十分明朗,支持周先生捐资修路的善举。经过各方现场商议一致的意见,港胞周益民将路东的明渠改为水泥管道,上面夯平浇上水泥,再加固路东护岸,使原有路面扩大了一倍。港胞周益民为此也出资3万多元。现在,钟立桥村庄的人们再进出走过这段放宽了的道路时,都一致赞扬港胞周益民做了一件善事好事。
港胞周益民在方便行人捐资筑路的同时,还关心老人,赠送沙发。早在2003年,他和父亲周金源商量后,向澉浦敬老院赠送过20只躺椅沙发。近日父子俩想到这批沙发中可能有损坏,决定再赠送6只沙发,让老人们舒舒服服过个年。父子俩的这一爱心行动,受到敬老院老人们的齐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