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为了桔农的致富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22 

  我是一个在黄沙坞呆了一辈子的桔农,中学毕业后,一直以种植柑桔为生。2001年,黄沙坞在海盐县政府、县农经局、南北湖风景区管委会、澉浦镇政府等各级领导、各农经部门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办起了黄沙坞柑桔协会。2004年注册更名为黄沙坞柑桔合作社。乡亲们推选我当会长,组织上鼓励我挑担子。生性耿直的我经不住热情信任,就“走马上阵”了。当上会长后,我一门心思围绕柑桔的品种改良、品质提高、品牌打响动脑筋,围绕柑桔增效农民增收动脑筋,尽快地让桔农富起来,自然成了我奋斗的目标。

  一、以社为家,乐于奉献

  为了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柑桔科学管理水平,我多次自费到外地学习取经,结交了省柑桔研究所所长、黄岩果品协会会长、涌泉柑桔产业合作社社长、台州农资公司董事长等朋友,把从他们那里学到的柑桔管理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社员。为了提高农户科学种桔的本领,我自己带头学习科学种桔知识,自费请专家来上课4次,自己义务为本社和村、镇、区及周边地区讲课18次,听课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0余份。为了提高柑桔品质,打响黄沙坞柑桔品牌,7年来我经常来回奔波于台州与上海之间,因为那里有全国第一贵的柑桔,有柑桔研究所的专家。

  记得协会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省柑桔研究所的徐建国所长就提出柑桔要生产管理省力化,具体操作机械化。我和几位理事商量后,当即决定改变大小不分的传统模式,购买选果机,按质论价,分级出售。但当时集体没有钱,我把自己家里仅有的8000块钱拿出来,几个理事也跟着借钱给合作社购买选果机。为了能让社员相信科学的道理,我总是自己率先试验,新的品种先在自家地上种,新的农药先在自家树上试,成功了让大家跟着做,失败了牺牲自家桔。有一年为了提高柑桔糖份,增加甜度,我先用高浓度的钼肥在自家桔树上试用,结果配比不当,果面烧伤,果皮花斑严重,几千斤桔子白白受损无法销售。2005年桔子丰收,为了确保柑桔的装箱质量,让顾客满意,我终日在选机果一线牢把质量关。由于机旁灰尘太大,二个月下来,我咳嗽不止,喉咙也哑了,脚都站肿了,但是我不叫一声苦。事实上,这几年每到柑桔收获销售季节,我都是从早忙到晚,跑个不停,讲个不停,做个不停,至于应对客户时,一手拿座机,一手拿手机,接听电话,那是经常的事。有的客户天还没亮就来提货了,而我尽管夜里睡得迟,也只有赶紧从床上起来接待客户,经常是忙得连早饭也顾不上吃。

  二、家庭支持,有力后盾

  我自己家里每年也有几万斤桔子要采摘,要销售,但为了合作社社员大家的桔子,也就顾不上家里的桔子了。2006年因后期天气经常下雨,致使自家7000斤椪柑来不及采,在地上烂掉2000多斤,剩下的桔子采到家里后又因过迟采收又烂掉好多。为了合作社大家的桔子,4年时间来我没有帮家里采一只桔子,挑一担桔子,特别是去年,我家的桔园由于科学管理,获得了大丰收,产量达4万余斤。可是7月份我老伴跌了一跤,手臂骨折,到10月份采桔季节还未恢复。为了让我安心合作社的工作,她忍痛带伤上地采桔,一个人挑起家里的重担,不但采好卖好4万余斤桔子,还要帮助照顾合作社的客户。因为一直以来到合作社购买桔子的客户都在我家吃饭、喝茶,仅开水供应就要8只热水瓶,每天要烧3次,吃饭从不收钱,来采购的各地老板都说我太好客了。所以他们都非常愿意到合作社来装桔子。我的儿子媳妇在海盐工作,老伴经常要去帮助照管小孩,儿媳看到我成天忙碌的样子,非常理解,宁愿自己艰苦点,动员母亲回家来帮我的忙。所以我能做好合作社的工作,离不开老伴、儿子、媳妇的支持。

  三、和谐办社,人心稳定

  虽说我是合作社社长,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召开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群众骨干座谈会等大小会议,共同商议合作社的事情,平时还经常印发一些科技资料给大家学习。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每开一次会议,每写一点资料,都要化去很多时间和精力,仅给每个社员打电话发通知,就要在电话机旁站上半个多小时。办社7年多来,几乎天天都有公事要办,但是在7年时间里,我主要是义务为大家服务,不计较个人的报酬得失。

  去年,我和理事们商量后,二次组织合作社社员外出活动。先是我带了一百多人到台州、临海参观,学习兄弟地区种桔的好经验。后来又带了合作社一百多人,到北京旅游开眼界。从来没有见过飞机的桔农乘上了飞机,到了首都北京,见到了毛主席遗容,那高兴的劲头真是无法形容。而外出的人员中,好些人年纪都大了,最大的一个人已78岁,当大家一起登上长城顶峰时,连导游也夸我们是好汉村。社员们非常高兴,都说这是靠了合作社,靠了志根叔。然而每当开展一次活动,从款项的筹集到旅程的安排,我都操心得几天几夜睡不好觉,但听到他们这样说,看到他们这样高兴,我的劳累一下子都跑光了。现在合作社农户数已经由最初的20户,增加到208户,目前还有很多桔农要求入社。随着黄沙坞柑桔合作社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相邻的海宁市黄湾的一些桔农也来申请,要求入社,社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去年,我在家里安装了电脑,在县农经局同志的帮助和辅导下,我初步学会了使用电脑发短信。合作社也给100多社员入了网,享受免费服务,现在合作社的一些通知和生产布置都通过“农民信箱”和“手机短信”向社员发送。今年,还要开展“上网销售”,让“黄沙坞”桔子影响更广、销售更远,合作社还鼓励20户社员用自费加补贴的方式,订阅了《新农村》杂志和《农村信息报》。

  回顾我与乡亲们共同创办的黄沙坞柑桔合作社的7年历程,前后对比,农户数、桔子销售量和销售单价都分别增加了10倍。即社员数由初创时20户增加到208户,桔子销售量由3000多担增加到30000多担,销售单价由0.30元增加到2—5元,合作社内极大部分农户来自柑桔的收入普遍提高,柑桔的品质依靠科学种桔也不断提升,在获得国家级“无公害”柑桔品牌的基础上,去年又进一步培育为“健康”桔,还跨区帮助海宁市黄湾的农户搞了完熟栽培。看到几年辛勤的付出没有白费,自己心中感到格外的高兴,更加坚定了办社的信心和决心。

  将分散承包种桔的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走科技兴桔、共同致富的道路,还只是刚刚开始。我在这中间也只是做了一些对得起政府、对得起乡亲的小小工作,然而党和政府却给了我们合作社和我个人莫大的荣誉。2006年,黄沙坞柑桔合作社被评为县先进集体,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和省林业示范合作社。我个人也被评为农村实用人才和海盐县十佳学习家庭。这一切,都只能是激励我要更加努力,把黄沙坞柑桔合作社不断办好,强管理、创精品、促增收,充分发挥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内的区位优势,结合旅游经济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报导了黄沙坞柑桔合作社利用“农民信箱”向上海、苏州销售柑桔的消息,步志根在央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