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街塘湾弄内,朱氏屋后有朱家湖。湖为长方形,围石磅岸,四周民居怀抱。北邻郭氏古银杏,南接朱家园,西临水泥路,而东湖岸,幽雅清趣,翠竹榆树重叠着桷树梧桐,尤其梧桐之南,屋后门口石砣边,蹲有一株拐杖形紫藤。虽不高大,却苍劲古雅,青碧密集的枝叶头发似地伸向湖面,活像精神矍铄的驼背老翁掬水欲洗。其傍临水乱石矮墙,缀披成竹箬、首鸟藤翠衣。这些景物连同朱氏老屋的小径石板,后门口的红漆水桶、厨房上的白灰烟囱及墙中的十轮灰黄旧木窗,轻漾水中,其幽野空灵之景,不可多得。
曾记儿时,夕阳夏日余辉斜斜,常与小伙伴到湖中游水。像雏鸭东游西扑,像鲦鱼忽窜突浮。那时紫藤高大,藤枝密密交杂,不但将一半湖面遮荫,而且有许多藤枝秋千似的伸向湖面。顽皮的我们,攀上藤枝,再一荡,跳向湖中,其姿势活脱是一群剪水的斜燕,然后浮水奋泳,那种与湖水瞬间的融合,是兴奋和快乐的电流。可惜不知何故?今存老藤一枝,虽驼伏着身子,但依然老树新叶,其生命之顽强,得益于湖水滋润。于是在敬佩紫藤之际,不免赞叹池湖。
朱家湖为朱氏所凿,已有百余年历史。澉浦朱氏为大族,人才辈出,塘湾朱氏为一支,其风文商谦有,晚清有地方名士朱锡龄,今有低能核物理专家朱光华。朱氏还有一段发起邻里集资保护古银杏的佳话,使湖旁的元代古银杏保存至今。民国时,朱氏在沪经营棉布业,所建老屋已逾百余年,世称"九如堂",全盛时有房屋二十余间。现存老屋近十间,门窗古雅,天井玲珑,花木扶疏,西南角有百年紫薇一棵,虬枝古幽,风姿卓越。外园多大橘树,杂绿甲大黄杨一株。后天井薜荔披墙,墙外隐一绿萍小湖,傍立贮亭,其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