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明代大画家吴镇家族四代人曾在澉浦从事海运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17 

    2001年上半年,我曾去嘉善魏塘镇吴宅,即梅花庵参观。吴宅,就是元“四大家”之一吴镇的旧宅。(元“四大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在那里我购得一本《吴镇研究论文选》(第15辑)。在余辉先生文中,意外地发现吴镇的高祖伯父吴渊、曾祖父吴寔、祖父吴泽、父亲吴禾等四代人,都曾在海盐澉浦从事航海事业,皆为巨富,澉浦人称他们为“大船吴”。今选录整理如下:

    吴镇的高祖伯父吴渊(第十六世),字道父,号退庵,南宋嘉定七年为进士,参政知事。在他的一生宦海生涯中,任职繁多,曾任转运使、发运使,总领许浦、澉浦和福建等处。特别是他任澉浦港口的总领时,为这一港口成了元代吴家远洋船队的基业奠定了基础。

    吴镇的曾祖父吴寔(第十七世),字之。生于德清新市镇。他有三子:吴泽、吴沛、吴渚。因国多难,吴寔弃文习武。不久仕任水军上将等职。后发挥了这一水军生活经历的优势,进一步开辟了吴氏家族在澉浦等地以海运谋生之途经。

吴镇的祖父吴泽,约生于1230年,宋末元初,任承信郎等职,镇守襄阳战役五年失利后,过隐居生活。时过四年,官复原职,任沿海置使,经管包括海盐澉浦在内的海防军务后,终于又离开家乡来到澉浦从事航海事业。财源兴盛,富裕得很,澉浦人称他为“大船吴”。吴泽约70多岁,终老于澉浦,葬在当地西门外吴家山。(即凤凰山东南峰)

吴镇的父亲吴禾,1248年生,字君嘉。他“性至孝、庐守父墓”。因要庐守父墓,后居澉浦。更重要的是为了继承父业,吴禾遂在澉浦从事海运,索性长住澉浦。当时,约50多岁。从此,吴家的航海事业到了兴旺时期,财富充盈。他60多岁死于澉浦,亦安葬在西门外吴家山。

    吴氏祖先在澉浦的家业,络续加入海运的还有二十世吴汉杰,二十二世吴金粟、吴麟粟、吴大本等等。他们分别称为“大船吴圣四房”和“大船吴圣五房”。时值明初,皆为巨富。因此,后世吴镇的经济来源不是他的“画业”,而是父辈的产业,就是吴禾留下来的商船海运。他尽管不是亲自出海,但可以雇员或出租,同样可保障他们的财源。

吴氏航海家族,从嘉善来到第二故乡——海盐澉浦,将其作为发家船队的起锚港,并形成了吴门世代在澉浦的发财之路。

在这里还得说明一点,吴家巨富,人号“大船吴”。至此,吴家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财源充盈。故能称为“大船吴”,证明他们的船只有着相当强大的航运能力。有条件与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进行通商活动。因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达以暴富。何谓“大船”?今在元人以界画手法精绘的《江天楼阁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中可一睹元人大船的形制。这种大船与北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中的大型澧船颇为相近,很可能转运于沿海和内河之间。

    澉浦的海港和海运事业,从古至今,从断层到沿续,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澉浦人民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外来客商的努力之下,将使吴氏几代的海运事业重演和不断繁衍,重新起航,向五湖四海进发。


(作者曾任海盐县劳动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