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赵荣华:热心“厂长”的坚守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11 

(续98期)

心系侨胞情暖四海

    “每期简报都向我们传递了家乡澉浦的文化历史;传递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传递了海内外许多乡亲奋力拼搏事业有成的感人事迹。”居住在香港的澉浦籍侨胞程奇对每一期简报都如数家珍。他说,每一期《家乡之声》寄到,都能缓解他的思乡之情,让他的心一次次飞越千山万水,紧密地和家乡澉浦连接在一起。如今,已创办96期的《家乡之声》每期发行量从最初的500份到目前的1250份,已经成为澉浦镇侨联的一张“名片”。

    “侨胞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在工作实践中,赵荣华始终坚持这样的工作理念。每年大年初二,赵荣华和侨联其他领导都要挨家挨户上门,向回乡过年“三胞”拜年,并送上关心和祝福;中秋时节的茶话会上,与“三胞”和归侨侨眷“把酒话桑麻”,说形势、叙乡情、谈变化、讲发展,尽情抒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亲情。侨胞侨眷在寻根问祖、建造祖屋、失业求业、纠纷调解等事情上有困难时,就会想到要找赵荣华,赵荣华也总是会抽出时间,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2011年,居住香港的澉浦籍侨胞周永嘉病故。得知这个消息后,6月29日,在香港举行哀悼周永嘉活动的同一天,赵荣华及侨联领导去参加了周永嘉家属在澉浦为周永嘉举行的悼念活动。为此,活动结束后,周永嘉87岁的夫人在两个女儿的陪同下专程回乡,到镇侨联表示感谢。2004年,侨胞亲属小徐无法就业,赵荣华四处奔跑,千方百计地为小徐落实工作岗位,最后终于帮助他在海盐一家医院找了一份护士工作。像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正是赵荣华的热心和细心,使得澉浦镇侨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07年,澉浦镇侨联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示范性基层侨联”,真正地成为了广大侨胞侨眷的贴心“娘家”。

盘活资源助推经济发展

    在海盐侨界,赵荣华有一个外号,叫“赔饭钿贴功夫的傻主席”。他的私人小车经常为侨联奔忙,他的手机也经常为侨务工作联通,远方的客人来了,他自掏腰包请客。因为赵荣华觉得,自已有一定的“海外关系”资源,发挥自己的特长,围绕海盐和澉浦的经济建设中心,热心介绍海盐和澉浦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也是他这位侨联主席“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1990年8月,从台湾回来的乡亲准备在澉浦投资,对这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在观望,但赵荣华果断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合资创办了“浙江汉华装饰布有限公司”,成为海盐县第一家台资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装饰布、电毯面料产品,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地。2006年,在广东东莞投资的香港海盐同乡会会长徐忠伟,本着对故乡澉浦的一片深情,主动向赵荣华提供了一则信息:东莞企业家刘润林几年前在浙江萧山设立了一家工厂,业务发展很快,想扩大生产规模。赵荣华立即抓住这个机会,请徐忠伟进一步了解情况,争取把这个项目引进澉浦。经过赵荣华与徐忠伟的多方奔走,同时刘润林也看到赵荣华为他像在办自己的事情一样化解难题,很快地就主动把企业迁到了澉浦。2008年,刘润林的浙江英科水墨有限公司(环保型),正式落户澉浦长青路,萧山的工厂也整体搬迁到了澉浦。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像这样为来澉浦投资办厂的企业忙上忙下的事情,对赵荣华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自从1990年引进全县第一家台资企业至今,他先后引进6家企业来澉浦落户,而这些企业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赵荣华,他都会予以帮助解决。

    用赵荣华自己的话说:“既然当初对他们拍着胸脯说‘有事找我’,当然要尽心尽意为他们服务好。”言语间充满了海盐人“大气如海,淳朴似盐”的品格和精神。

坚持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1978年,杭州湾南排骨干工程长山河开挖,河道穿城而过,大半城墙拆除,仅存西城门一段,这让赵荣华痛惜不已。1991年,有关领导找他,希望他能帮助修复西城门。赵荣华二话没说,包下了全部维修费用,并题写了城门上“肃武亭”的牌匾。城门修复后,赵荣华的心情并不觉得轻松,走在用光滑的水泥路代替了旧石板路的古镇街道上,他不止一次地感慨:“要是能把城墙保存下来,城内修旧如旧,那要比乌镇好得多呀!”

    “澉浦城穷则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这是一首澉浦妇幼皆知的民谣,是指原挂在澉浦城北禅悦寺内的那口大铜钟,可惜后来因故被毁了。1998年,澉浦镇决定着手重建钟楼,向海内外澉浦籍人士筹集资金。得知这一消息,赵荣华不但自已捐了1万元,还另拿出3万元入股,用他的话说,是为了买个话语权,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100多位慷慨解囊的海内外澉浦人买的。

    “赵厂长送毯子来了!”“赵厂长尊师重教,年年如此不简单!”在澉浦中学、澉浦小学、有宝幼稚园,说起赵荣华,老师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只要一提起他,大家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赵荣华厂长与学校、与教师有不解之缘,而这不解之缘就是出自赵荣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在做大、做强、做好企业的同时,赵荣华积极参与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对于教师也是格外的尊重。教师节给老师们送礼物,过春节向老师们祝贺慰问。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赵荣华给全镇239名在职与退休教师每人发送了珍贵礼品一份;2011年,赵荣华又给全镇248名在职与退休教师每人赠送了2条毛毯;2012年又将自己厂里生产的优质全毛毛衣赠送给全镇241名在职和退休教师。早在198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就授予了赵荣华“捐资兴学”称号。

    每年,赵荣华还会向县慈善总会捐献善款、向经济薄弱结对村提供资助各1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赵荣华个人捐款1万元,之后又两次缴纳特殊党费7512元,在海盐县委“七一”表彰大会上,还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海盐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据说世上有一种树叫善意树,只要人们在冬天给予一点点温暖,来年春天它便会回报一树的繁花。“我是个澉浦人,只想为家乡做点事,为澉浦的海内外同胞做点事。”在这平实的话语后面,凝聚着赵荣华这个热心厂长对家乡人的无限深情,凝聚着他对侨联事业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