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的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容易记住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活泼好动进步的学生。我记忆中的赵惠民同学,就是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30多年前,惠民同学就读于澉浦公社中心小学,我任他的毕业班数学老师。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惠民以全公社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海盐中学录取。高考,又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在我任教他的一年时间里,在课堂上,少年的他,眼睛总是看着老师,忽闪忽闪的。举手不高,但发言有条有理,与众不同。做作业字写得特别工整清洁,本子上从没有涂改或用橡皮擦过的痕迹。布置的回家作业,大约15分钟就完成了,而且一题不错。我知道他回家作业常常“吃不饱”,就另给一些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让他做,他很乐意。他做这些试题时,仔细审题,分析推理,不懂的不马上问老师,而是托着腮或者斜着头想一会,并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直到做对。也有遇到超出范围有难度的几题,他会请老师指点,但当老师只说了几步,他脸上就露出了笑意:“我懂了,我懂了!” 每做出一道难题,写在他脸上的高兴样真比吃了蜜糖还甜。当时学校条件差,他与他的父亲赵声新老师挤在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宿舍内,光线暗淡。我常看见他搬着小桌子小凳子在学校的走廊上做作业。那年寒假,除了回家作业,惠民再三要求多给些试题。当时资料少,我一时拿不出,就把一本有20份全国大城市小学升初中的试题集交给他,让他试着做。这些试题集,大部分是六年制试题,难度较高。惠民当时读五年级,只读了一个学期,许多内容还未曾学到。我想,每份卷能得到八九十分已经很不错了。出人意料的是除夕这天下午,他就把试题集交给了我。批改中我意外发现,20份试卷中有6份得了满分100分,其余的14份最低的也有95分。开学后,我拿着试题集对赵老师说,你儿子既刻苦又聪明,将来是坐“飞机”的。惠民赴美工作后,赵老师高兴地对我说:“真的给你说中了。”
在42年教育生涯中,遇到过惠民那样优秀的学生有许多,但在小学就喜欢做数学题,且喜欢做难题的还真不多。在后来的教育中,我常把惠民同学刻苦学习的事迹讲给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听,意在让他们学习惠民同学的刻苦学习精神,力争进步和取得优异成绩。
与惠民同学分别30多年了,他到美国创业后曾给我寄来过贺卡,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惠民现在已人到中年,事业、家庭已经有成,我遥祝惠民新年事事如意,以不负我常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