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市长的家乡情缘
澉浦重建钟楼的消息传出后,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顾传训(本镇澉北村人)即于五月二十六日从沪汇来捐款人民币3000元。现任桐乡市人民政府市长汪建根(本镇宋家村人)也让妻子李建霞(本镇镇南村人)多次联系后和姐姐李建伟妹妹李明霞一起,为重建钟楼上门各捐人民币1000元。二位市长及其家人的家乡情缘广为本地百姓所传颂。
继承父亲爱乡遗愿
朱伯衡先生之子朱崇渊先生得知家乡重建钟楼的消息后,和他父亲在世时一样,迅速捐款人民币6万元,把父亲爱乡的遗愿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海外同胞的全家心
台胞余汉林先生港胞朱荣华先生得知家乡重建钟楼的信息后,全家人进行了商议,结果,余汉林先生全家五人每人捐款1万元人民币,朱荣华全家五人每人捐款1万元港币。为表彰他们全家老小一齐爱乡的精神,钟楼筹建组将二家10个人的名字全部铸在铜钟上,让钟声伴随着全家爱乡之心永远响彻故乡大地。
已故老人也捐款
九月十四日,镇里收到从福州寄来的钟楼捐款2000元人民币,汇款人具有名徐伯修,没有汇款地址。经过多方打听,才弄清楚徐伯修是本镇徐匠村早已过世的老人。后和福州汇款银行联系,才找到真正的捐款人是徐伯修的儿子徐炳观和媳妇邬丽娟所捐,当在电话中问及此事时,邬丽娟说这样做是不忘故世的老人又表达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捐款不要留名
有二位在外工作的澉浦人,讯闻家乡重建钟楼,义不容辞地分别捐款人民币5万元和2万元,然而,他们态度“强硬”地不要留名,唯一的一句话:为家乡出点力是应该的。
认真寻找捐款人
七月二十七日,镇侨联收到来自上海的电子汇兑款项12000元,没有汇款人姓名,没有汇款地址,只有“捐款”二个字的事由,镇侨联先通过本地收款的农行分理处找到上海的汇款银行,再通过上海的汇款银行寻到汇款的一家公司,然后又通过上海问讯台了解到该公司的总机号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和公司的一位“副总”联系上,却被告之“纯属代办,主人不要留名”,几经电话“交涉”,才知道此款系本镇北湖村港胞胡端宝女士所捐,但因宅电被保密,无法和本人联系。在本地和上海的几位亲戚大力协助下,最后总算将收款发票和感谢信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