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四年,海盐县人民政府公开作出承诺,要办八件实事工程。南部地区防旱工程就是其中一件,全部位于澉浦镇区域内。经过县镇二级人民政府近一年的辛勤努力,于今年初全面竣工,交付使用,已在今夏的防旱实践中显示出成效。易旱难涝的澉浦区域排灌体系得到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得到增强,大面积的旱情威胁得到减轻,人民群众盛赞政府为民执政,为民办事的好作风。
澉浦地势高,容易旱,这早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自古以来,澉浦多山丘,地势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南排长山河开挖以后,原有水系被打破,配套开挖的系列河道,其深度宽度都和南排长山河有差距,河床较高,蓄水量少。近几年河道又淤积严重,造成了引水困难,长山河开闸放水,内河水位落差较大,造成支流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同时还加速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引起河岸局部坍塌。另外,石厂的兴办使石料等水上运输业不断发展,又加剧了河道和支河口的淤积,这一切都使得澉浦地区的灌溉用水更加困难,旱情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工农业生产发展受到制约。2003年6月,干旱使全镇8个村的6000亩水田灌溉用水发生困难,基层告急不断。南部地区的防旱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县镇二级政府对日趋严重的澉浦地区旱情十分重视。早在几年前,就指标水利部门开展全面详细的实地勘察调查,研究拟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防旱设施方案,力争早日扭转澉浦地区的易旱状况。在县政府的关心下,在镇政府的直接努力下,防旱工程于2004年4月13日立项,几经修改论证的设计方案在2004年8月2日得到批准,主要由县镇二级政府共同投资总概算为544.92万元的海盐县南部地区防旱工程进入全面施工,经过公开招投标的四大项目12个子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镇里又成立了由人大、政府、纪委及水机站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防旱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程财务、政策协调、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等若干个工作小组,对防旱工程进行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保质保量地确保工程的如期完工。
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为了切实搞好南部地区防旱工程的建设,镇政府根据不同地区防旱工程的建设,镇政府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河道,不同灌区,结合设计方案,将防旱工程分解为“疏、调、蓄、固”四大项目,每个小项目再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形成12个可操作的子项目。具体地说,“疏”:疏浚河道,挖深河底,恢复原有设计断面。“调”:调整灌区布局,机站设置,将一些小河小浜内的机站迁移到水源相对较丰富的河道边,新建一批新机站,配套 渠系建设,撤并部分小灌区小机站。“蓄”:在地势较高的适当河道建立滚水坝,增加河道的储水量。“固”:对局部塌方严重的河道进行块石砌筑,加固护岸,减轻河道淤积。经过近一年的奋斗,由这四方面项目组成的南部地区防旱工程终于顺利完工。工程疏滩河道7条(六忠港、澉长河、陆家木桥港、南山河、长山支河、金水埝港、惠中港),全长10.58km,疏滩土方量11.54万立方米。调整灌区13个,新建机站13座,改建翻水站2座,配套渠系建设20.76km。为增加蓄水,在池长河、城长河新建流水坝2座,维修东门水闸1座,确保二河边机站灌溉用水。在新华港、惠中港二条河道部塌方严重地段块石砌筑加固护岸,长度0.5km,“疏、调、蓄、固”的南部地区防旱工程建设遍及了镇区和景区11个行政村,受益水田面积达18900亩,受益桔地面积1000亩,养殖水产面积164亩。使一大批经常为易旱发愁的农田得到了灌溉用水的保证。六里村圩里组有一块面积为50多亩的水田,因灌溉用水困难,往年都是单家独户用小水泵解决灌溉,费时费力,困难重重,今年灌溉用水得到较好解决,农户齐声称赞政府为民办了件好事。特别是今年春季后期就开始雨水偏少,6月11日入梅后,气候反常,梅雨季节不下雨,天气格外炎热,尤其是6月25日至7月6日,连续高温,每天温度在37-39℃,为几十年来同期少见,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到2.46m,比去年同期水位2.65m还少0.19m,然而却没有出现去年同期那种接连告急的现象,水田灌溉用水基本没有问题。防旱工程在今年久旱无雨的高温天气中得到检验,受到广大村干部和老百姓的好评,群众盛赞政府为民执政,为民办事,不愧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
由于澉浦地区地势实在较高,一直来民间就流传“海盐宝塔高足高,不及澉浦城门吊桥高”的民言。加上境内田块分散,河道“小、狭、浅、高(河床高)”,部分灌区用水还厚一定困难,因此,防旱工程整个项目虽已完成,澉浦地区抗旱能力也得到很大增强,但要彻底解决澉浦易发的旱情,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政府和当地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继续为抗旱斗争作出新的不懈努力。